薰医草【3132】《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之五。
2022-11-13 16:16:41
薰医草【3132】《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之五。【1】原文:“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2】这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继续问道:那应该怎么样治疗呢?岐伯回答说:(1)治疗的原则就是辨证施治、让不同脏器的经气按照不同的法则得以疏通就行了,这样,病邪就会逐渐退去、身体就会好起来。(2)如果患病没有超过三天,用“汗法”就可以把病治好。(3)如果患病超过了三天,热邪已经进入到了体内,那就采用“泻法”,这样也能把病治好。【3】原文“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4】接着,黄帝又问到,如果发烧的热病已经好了,但有时候还会有些余热留存,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所谓的留有余热,主要是发烧的时候又强迫吃了过多的食物而引起的,所以,体内存留了一定的余热。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因为病已经有所好转但是体内的余热还有留存,这样,留存的余热和又吃进去的食物形成的热量交织在了一起,两热相合,又产生出新的热量,所以,就有了余热的出现。【5】原文:“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6】这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继续问道:好。那我再问一下,遇到这类的余热问题应该怎么治疗呢?岐伯回答说:这就要看情况而定了。根据病情的虚实情况,或用逆法或用从法对经气进行调理。通过这样的调理和治疗,疾病一定会好起来的。黄帝又问到:发烧的热病有什么需要忌讳的吗?岐伯回答说:刚刚有所好转的热病,只要吃肉吃多了,那疾病就会复发。如果是单纯的食物吃的多了,那就会有余热出现。所以,热病最忌讳的就是:病未愈吃肉和吃的食物过多。2022/11/13
薰医草【3132】《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之五。
薰医草【3132】《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之五。【1】原文:“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2】这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继续问道:那应该怎么样治疗呢?岐伯回答说:(1)治疗的原则就是辨证施治、让不同脏器的经气按照不同的法则得以疏通就行了,这样,病邪就会逐渐退去、身体就会好起来。(2)如果患病没有超过三天,用“汗法”就可以把病治好。(3)如果患病超过了三天,热邪已经进入到了体内,那就采用“泻法”,这样也能把病治好。【3】原文“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4】接着,黄帝又问到,如果发烧的热病已经好了,但有时候还会有些余热留存,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所谓的留有余热,主要是发烧的时候又强迫吃了过多的食物而引起的,所以,体内存留了一定的余热。在这种情况下,都是因为病已经有所好转但是体内的余热还有留存,这样,留存的余热和又吃进去的食物形成的热量交织在了一起,两热相合,又产生出新的热量,所以,就有了余热的出现。【5】原文:“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6】这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继续问道:好。那我再问一下,遇到这类的余热问题应该怎么治疗呢?岐伯回答说:这就要看情况而定了。根据病情的虚实情况,或用逆法或用从法对经气进行调理。通过这样的调理和治疗,疾病一定会好起来的。黄帝又问到:发烧的热病有什么需要忌讳的吗?岐伯回答说:刚刚有所好转的热病,只要吃肉吃多了,那疾病就会复发。如果是单纯的食物吃的多了,那就会有余热出现。所以,热病最忌讳的就是:病未愈吃肉和吃的食物过多。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