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3131】《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之四。

2022-11-13 14:34:23

薰医草【3131】《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之四。1】这一段是《黄帝内经》中关于风寒感冒“自愈”的最重要的理论阐述。本段的意思是,如果不是表里两经同时受袭,那么,病程好转的次序如下:【2】原文:“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3】岐伯继续说道:(1)如果不是表里的阴阳两经同时受邪,那么,到了第七天,太阳经的病就开始好转,头疼症状就会减轻。(2)到了第八天,阳明经的病开始好转,身体发烧的症状就会减轻。(3)到了第九天,少阳经的病开始好转,耳聋的症状就会减轻。(4)到了第十天,太阴经的病开始好转,腹部胀满症状减轻,功能恢复如初,开始想吃饭。(5)到了第十一天,少阴经的病开始好转,口渴心烦口干的症状已经消失,并能够打出喷嚏。(6)到了第十二天,厥阴经的病开始好转,原来收缩的阴囊出现松缓、下腹部开始微微下垂。(7)这样,经过六天以后,大的病邪之气就已经彻底退去,病情就会日复一日的好转起来了。【4】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里指的必须是“其不两感于寒者”,即只要不是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即只要不是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即只要不是表里两经同时受邪,那么,风寒感冒引发的疾病就会按照这样一个次序逐渐的好转起来。这句话反过来的解释就是“如果是表里两经同时受邪”,那就不适合或者说不完全适合上面的推论。2022/11/13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