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956】《灵枢·终始第九》之七。
2022-09-24 21:06:52
薰医草【2956】《灵枢·终始第九》之七。【1】原文:“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2】这一段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如果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一“盛”即一倍的时候,说明病在足厥阴肝经。诊治的方法是泻足厥阴肝经、补足少阳胆经。在补的胆经上取两个穴位、在泻的肝经上取一个穴位,每天针刺一次。在针刺的过程中,一定要同时切按这几个穴位以验证其病势的走向。如果脉象表现是躁动不安的,那就取上部的穴位进行针刺,一直到脉气平和了以后,再停止针刺。(2)如果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二“盛”即两倍的时候,说明病在足少阴肾经。诊治的方法是泻足少阴肾经、补足太阳膀胱经。在补的膀胱经上取两个穴位、在泻的肾经上取一个穴位,每两天针刺一次。在针刺的过程中,一定要同时切按这几个穴位以验证其病势的走向。如果脉象表现是躁动不安的,那就取上部的穴位进行针刺,一直到脉气平和了以后,再停止针刺。(3)如果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三“盛”即三倍的时候,说明病在足太阴脾经。诊治的方法是泻足太阴脾经、补足阳明胃经。在补的胃经上取两个穴位、在泻的脾经上取一个穴位,每天针刺两次。在针刺的过程中,一定要同时切按这几个穴位以验证其病势的走向。如果脉象表现是躁动不安的,那就取上部的穴位进行针刺,一直到脉气平和了以后,再停止针刺。(4)之所以对两条经脉每天可以针刺两次,主要是因为脾经和胃经都能够提供丰富营养的水谷之气,所以每天针刺两次也没问题。2022/9/23
薰医草【2956】《灵枢·终始第九》之七。
薰医草【2956】《灵枢·终始第九》之七。【1】原文:“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日二取之,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气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阳主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也。”。【2】这一段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如果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一“盛”即一倍的时候,说明病在足厥阴肝经。诊治的方法是泻足厥阴肝经、补足少阳胆经。在补的胆经上取两个穴位、在泻的肝经上取一个穴位,每天针刺一次。在针刺的过程中,一定要同时切按这几个穴位以验证其病势的走向。如果脉象表现是躁动不安的,那就取上部的穴位进行针刺,一直到脉气平和了以后,再停止针刺。(2)如果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二“盛”即两倍的时候,说明病在足少阴肾经。诊治的方法是泻足少阴肾经、补足太阳膀胱经。在补的膀胱经上取两个穴位、在泻的肾经上取一个穴位,每两天针刺一次。在针刺的过程中,一定要同时切按这几个穴位以验证其病势的走向。如果脉象表现是躁动不安的,那就取上部的穴位进行针刺,一直到脉气平和了以后,再停止针刺。(3)如果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三“盛”即三倍的时候,说明病在足太阴脾经。诊治的方法是泻足太阴脾经、补足阳明胃经。在补的胃经上取两个穴位、在泻的脾经上取一个穴位,每天针刺两次。在针刺的过程中,一定要同时切按这几个穴位以验证其病势的走向。如果脉象表现是躁动不安的,那就取上部的穴位进行针刺,一直到脉气平和了以后,再停止针刺。(4)之所以对两条经脉每天可以针刺两次,主要是因为脾经和胃经都能够提供丰富营养的水谷之气,所以每天针刺两次也没问题。20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