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866】《灵枢·师传第二十九》之二。

2022-08-31 15:50:33

薰医草【2866】《灵枢·师传第二十九》之二。【1】原文:“黄帝曰:顺之奈何?岐伯曰: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间所便。黄帝曰:便病人奈何?岐伯曰:夫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县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胃中热、肠中寒则疾饥,小腹痛胀。”【2这一段对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黄帝问:怎么样才能叫做“顺”呢?岐伯回答说:如果你要是去了另外的一个国家,一定要先弄明白这个国家的风俗民情。如果你要是去了别人家里面,一定要先弄明白这个人家的忌讳事项。如果你要是到人家家去登门拜访,一定要懂得这户人家的礼节。如果你要是给病人看病,一定要弄清楚这个病人的习性和好恶。黄帝说,知道了病人的好恶和习性那又该怎么治疗呢?岐伯回答说:(1)如果是中焦有热、患有消瘅病的人,适应于用寒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是中焦有寒的病人,则适宜于用热的疗法。(2)那些胃中有热邪的病人,消化的特别快,这些病人常有一种像悬挂着一颗心那样空空如也的饥饿感,同时,肚脐以上的皮肤还有发热的感觉。(3)那些肠中有热邪的病人,排出的大便呈黄色糜粥状。同时,肚脐以下的皮肤还有发寒的感觉。(4)那些胃中有寒邪的病人,总会有一种腹部胀满的感觉。(5)那些肠中有寒邪的病人,就会出现肠鸣和飧泄的症状。(6)那些胃中有寒邪同时肠中有热邪的病人,则表现为腹部胀满并伴有泄泻的症状。(7)那些胃中有热邪同时肠中有寒邪的病人,则表现为容易饥饿并伴有小腹胀满的症状。【3】解释一下。这一段把胃和肠的寒热及其两者的寒热组合的病症说的一清二楚了。2022/8/31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