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864】《灵枢·口问第二十八》总结(下)。
2022-08-31 13:10:25
薰医草【2864】《灵枢·口问第二十八》总结(下)。【6】总的来看,这十二种症状是我们经常见过或者经历过的,这些症状严重的时候就是“病”,不严重的时候也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当作为一种病的时候,就应该用本篇中介绍的诊治方法进行针刺治疗;当症状比较轻微的时候,“抗一抗”也就过去了。在我们前不久学过的《灵枢·杂病第二十六》中,对于“哕”的治疗方法就是:“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这就是说,治疗呃逆的病人,可用草尖去刺激病人的鼻孔,病人就会打喷嚏,病人一打喷嚏,就不会再呃逆了。还可以采用“憋气”的方法,也就是当呃逆之气快要来的时候,迅速的闭一口气迎着上逆之气往下咽,这样也能很快止住打嗝。再有就是,当呃逆之气即将出现的时候,突然吓唬他一下,这种方法也可以使呃逆不再出现。”【7】本篇最经典的一个论断是“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句话说明了心和其他脏腑的关系。【8】本篇有一个生僻字:“亸”,
读 duo。
这是一个病证名。症状表现是:肢体疲困,全身迟缓无力,或瘫痪。【9】再解释一遍“病证”和“病症”。(1)“病证”,是中医的专用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疾病的“名字”。像“气虚证”,指的就是,凡是有“气短、乏力、神疲、脉弱”这四种表现的,就叫“气虚证”。(2)“病症”,指的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像气短、乏力、神疲等就是一种症状。(3)由此可以看出,当中医诊断书上写有“气虚证”的时候,就表明你患的是一种叫做“气虚证”的疾病。但如果诊断书上写有“气短”的时候,仅只是对病情的一种描述,而并不能判别出这是一种什么疾病。【完】2022/8/31
薰医草【2864】《灵枢·口问第二十八》总结(下)。
薰医草【2864】《灵枢·口问第二十八》总结(下)。【6】总的来看,这十二种症状是我们经常见过或者经历过的,这些症状严重的时候就是“病”,不严重的时候也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当作为一种病的时候,就应该用本篇中介绍的诊治方法进行针刺治疗;当症状比较轻微的时候,“抗一抗”也就过去了。在我们前不久学过的《灵枢·杂病第二十六》中,对于“哕”的治疗方法就是:“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这就是说,治疗呃逆的病人,可用草尖去刺激病人的鼻孔,病人就会打喷嚏,病人一打喷嚏,就不会再呃逆了。还可以采用“憋气”的方法,也就是当呃逆之气快要来的时候,迅速的闭一口气迎着上逆之气往下咽,这样也能很快止住打嗝。再有就是,当呃逆之气即将出现的时候,突然吓唬他一下,这种方法也可以使呃逆不再出现。”【7】本篇最经典的一个论断是“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句话说明了心和其他脏腑的关系。【8】本篇有一个生僻字:“亸”, 读 duo。 这是一个病证名。症状表现是:肢体疲困,全身迟缓无力,或瘫痪。【9】再解释一遍“病证”和“病症”。(1)“病证”,是中医的专用术语,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疾病的“名字”。像“气虚证”,指的就是,凡是有“气短、乏力、神疲、脉弱”这四种表现的,就叫“气虚证”。(2)“病症”,指的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像气短、乏力、神疲等就是一种症状。(3)由此可以看出,当中医诊断书上写有“气虚证”的时候,就表明你患的是一种叫做“气虚证”的疾病。但如果诊断书上写有“气短”的时候,仅只是对病情的一种描述,而并不能判别出这是一种什么疾病。【完】20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