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856】《灵枢·口问第二十八》之五。
2022-08-29 15:14:52
薰医草【2856】《灵枢·口问第二十八》之五。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人为什么要有嗳气”。【1】原文:“黄帝曰:人之噫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一曰补眉本也。”。【2】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问:人们有时候会出现有嗳气的现象,这是什么气引发的呢?岐伯回答说:(1)如果寒气进入到了胃里面,胃里面的气就会发生逆乱,胃里面就会出现从下向上的厥逆之气,并从胃里面喷放出来。这种状况就叫做“噫”,即“嗳气”。(2)遇到这样的病症,应该用补法针刺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也有说可以用补法针刺眉本即攒竹穴的。(3)简单来看,这里的“嗳气”和前面讲的“干哕”有相近的地方。都是因为胃里面有寒气所致。看来,胃寒可以引起很多气逆的疾病发生。【3】原文:“黄帝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补足太阳荣眉本,一曰眉上也。”。【4】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问:人们有时候打喷嚏,这是什么气引起的呢?岐伯说:(1)当人体的阳气饱满、和利、顺畅,布满于心胸的时候,如果是从鼻腔中出去,便会形成为“喷嚏”。(2)当打喷嚏成为一种疾病控制不住的时候,就应该用补法针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荥穴,以及眉上的攒竹穴。(3)简单来说,打喷嚏是心胸里面的阳气比较充足所致。2022/8/29
薰医草【2856】《灵枢·口问第二十八》之五。
薰医草【2856】《灵枢·口问第二十八》之五。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人为什么要有嗳气”。【1】原文:“黄帝曰:人之噫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一曰补眉本也。”。【2】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问:人们有时候会出现有嗳气的现象,这是什么气引发的呢?岐伯回答说:(1)如果寒气进入到了胃里面,胃里面的气就会发生逆乱,胃里面就会出现从下向上的厥逆之气,并从胃里面喷放出来。这种状况就叫做“噫”,即“嗳气”。(2)遇到这样的病症,应该用补法针刺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也有说可以用补法针刺眉本即攒竹穴的。(3)简单来看,这里的“嗳气”和前面讲的“干哕”有相近的地方。都是因为胃里面有寒气所致。看来,胃寒可以引起很多气逆的疾病发生。【3】原文:“黄帝曰:人之嚏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补足太阳荣眉本,一曰眉上也。”。【4】这一段对话的意思是,黄帝问:人们有时候打喷嚏,这是什么气引起的呢?岐伯说:(1)当人体的阳气饱满、和利、顺畅,布满于心胸的时候,如果是从鼻腔中出去,便会形成为“喷嚏”。(2)当打喷嚏成为一种疾病控制不住的时候,就应该用补法针刺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荥穴,以及眉上的攒竹穴。(3)简单来说,打喷嚏是心胸里面的阳气比较充足所致。20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