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789】《灵枢·热病第二十三》之一。
2022-08-13 16:02:38
薰医草【2789】《灵枢·热病第二十三》之一。【1】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虎年第六十一篇,也就是我们所学《内经》的第94篇。【2】本篇是一篇“论述文”,质朴简洁。全篇1430字左右。【3】本篇所讲的“热病”和“薰医草·第2773期”介绍的《寒热病第二十一》里面“寒热病”的“热病”不是一回事。前面讲的是和“寒”相对应的浅表性的“热”病,本篇讲的则是深层次的“热”病。虽然都是说的“热”,但“热”的病源不一样,所以其症状、证候、病机以及治疗方法也就不一样。下面一段一段学习。【4】原文:“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5】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
“偏枯”这种病,其表现是身体的半边不能动,即半身不遂,但病人却有疼痛的感觉。如果这个时候的病人说话正常、神志清楚,那就说明病邪只存在于分肉腠理之间,还没有涉及到内脏。在这种情况下,只用大针进行针刺就行了。针刺的时候,对于正气不足的症状用补法,对其邪气有余的症状用泻法。由此,身体就可以康复了。(2)“痱”这种病,其表现是身体没有疼痛的感觉,四肢不灵,神志有点混乱但是并不严重,说话不利索但还能表达出想说的意思。像这样的病症是可以治愈的。但当病情严重到说话都成问题的时候,那就很难治愈了。(
3
)如果“痱病”是从阳分引发起来之后传入到阴分的,那治疗的时候就应该先针刺阳经,之后再去针刺阴经。针刺的时候应该是“浮而取之”,也就是用浅刺的手法进行。20220813
薰医草【2789】《灵枢·热病第二十三》之一。
薰医草【2789】《灵枢·热病第二十三》之一。【1】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虎年第六十一篇,也就是我们所学《内经》的第94篇。【2】本篇是一篇“论述文”,质朴简洁。全篇1430字左右。【3】本篇所讲的“热病”和“薰医草·第2773期”介绍的《寒热病第二十一》里面“寒热病”的“热病”不是一回事。前面讲的是和“寒”相对应的浅表性的“热”病,本篇讲的则是深层次的“热”病。虽然都是说的“热”,但“热”的病源不一样,所以其症状、证候、病机以及治疗方法也就不一样。下面一段一段学习。【4】原文:“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5】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
“偏枯”这种病,其表现是身体的半边不能动,即半身不遂,但病人却有疼痛的感觉。如果这个时候的病人说话正常、神志清楚,那就说明病邪只存在于分肉腠理之间,还没有涉及到内脏。在这种情况下,只用大针进行针刺就行了。针刺的时候,对于正气不足的症状用补法,对其邪气有余的症状用泻法。由此,身体就可以康复了。(2)“痱”这种病,其表现是身体没有疼痛的感觉,四肢不灵,神志有点混乱但是并不严重,说话不利索但还能表达出想说的意思。像这样的病症是可以治愈的。但当病情严重到说话都成问题的时候,那就很难治愈了。(
3)如果“痱病”是从阳分引发起来之后传入到阴分的,那治疗的时候就应该先针刺阳经,之后再去针刺阴经。针刺的时候应该是“浮而取之”,也就是用浅刺的手法进行。2022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