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医草【2774】《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之二。

2022-08-10 14:48:04

薰医草【2774】《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之二。【1】原文:“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视主病也,泻阳补阴经也。 2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如果身体受了外伤,出血比较多,同时又受了风寒,那就会有一种从高空掉落下来的感觉,四肢懒得不想活动。这样的病证,叫做“体惰”。治疗这种疾病的时候,应该针刺小腹脐下的“三结交”处。所谓的“三结交”,指的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和任脉结交在脐下三寸处的关元穴。(2)所谓的“厥痹证”,指的是厥气从下向上逆行到了腹部。治疗厥痹证,就应该针刺阴经或阳经的络穴。不过,这也一定要审察清楚主病在哪条经,从而准确无误的去泻哪条阳经或者去补哪条阴经。【3】原文:“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足少阳脉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4这段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1)脖颈两侧的动脉是人迎穴。“人迎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位于颈部两侧筋脉的前面。(2)在筋脉的后面,则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即“扶突穴”。(3)再往后面,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也就是“天牖穴”。(4)再向后面,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即“天柱穴”。(5)腋下的动脉有一个穴位,属手太阴肺经,这个穴位叫“天府穴”。【5】解释一下。这里连续讲了五个穴位,即:人迎穴、扶突穴、天牖穴、天柱穴、天府穴。前四个穴位的位置其实就是围绕着脖颈从前至后转了半个圈子。天府穴则位于大臂内侧靠上一点儿的位置。2022/8/10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