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树筱青
树筱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953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助人为乐

(2025-07-30 10:59:19)
标签:

文化

分类: 杂谈

大家好!

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助人为乐。

多年前,我曾经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见一个教授讲过,他说:现在的中国人很不严谨,助人为乐的原话是“助人为快乐之本”,原话是孔子说的。当时,我听了也没什么疑义,也就记在了心中。前一段时间,出于好奇,在网上查了一下。实际情况是:助人为乐,并不是孔子提出来的,第一个说这句话的人是冰心,她在《咱们的五个孩子》里面说到:“在现代的新社会里,像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处处可见,时时可见。”由于冰心是著名的作家、文学家,她的文章和书籍很受欢迎,读的人多,影响广泛,所以,很快地,“助人为乐”这个词就流传开了,成为了一个成语。

“助人为乐”,这个词可以理解为:

1. 帮助别人是快乐的。

2. 把帮助别人当成快乐的事情。

而“助人为快乐之本”,好像更加夸张,可以理解为:帮助别人是一个人的快乐的根本。

过去,我也没有仔细想过这件事情。

后来我认真地问过自己:帮助别人的时候,我真的快乐吗?我所有的快乐是否源自帮助别人?

答案是:不!

过去,我年轻的时候,我也做过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包括布施,也就是拿钱去帮助乞丐或者生病没钱医治需要帮助的人,也有一些小事,包括帮人推车,小时候有人用人力在拉板车,上坡的时候他拉不动,我就在后面帮他推一把。也包括,我妈得病的时候,我把一个治疗结肠癌的偏方打印出来在医院病房分发,等等这些小事。

那个时候我之所以会做这些事情,一方面,是受了佛教思想的影响,因为“因果轮回,善有善报”,另一方面,我们小时候上学,老师教我们应该“学习雷锋好榜样”。人的思想会影响他的理论,理论又会影响他的行动。而,人的思想会受到什么影响?答案是——教育。

不得不承认,如果每个人都把助人为乐当成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世界确实是个好的世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但是,真理,需要思考、分析、推理、甚至辩论(这是哲学方面)或者,需要观察、测量、计算、实验。(这是科学方面)。

我认真反省过:我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很快乐吗?

非常抱歉:没有!

只能说:既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

我记得,我曾经自己出钱打印治疗结肠癌的中药偏方,在病房附近免费分发的时候,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和鄙视,他们的表情告诉我的他们不相信我。很多人拒绝我的好意,怀疑我要骗他们的钱。

所以,聪明的做法是:只要这个人没有主动求你,你不用急着去帮他。否则他还会反过来怀疑,你对他有所图谋。所谓:“法不轻传,术不贱卖,医不扣门……甘露不润无根草,道法只传有缘人。”

主动帮助别人并没有什么快乐可言,也就是说,帮助别人和快不快乐没有什么鸡蛋的关系。至于说“助人为快乐之本”那更是胡说八道。助人,怎么会是快乐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在经历了对自己有助益的事情的时候才会感到快乐,一个人在做损失自己的利益增加对别人的助益的事情的时候是不会感到快乐的。比如说:我在过年的时候收到压岁钱了,我参加工作第一次领到工资了,我买的股票价格上涨了,我喜欢的美女也喜欢我了……在这种时候,这种快乐是很直观很真实的。

我们不能自己骗自己。有快乐就说有快乐,没有快乐就说没有快乐。

那么我的结论是:“助人为乐”和“助人为快乐之本”这两句话是错误的,它不是真理。

但是,即使是助人并没有快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选择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知道,人的行为有这么几种逻辑:

1. 信仰逻辑。

2. 心里逻辑。

3. 经济逻辑。

相信因果轮回、善恶有报,而帮助别人,就是一种信仰逻辑。

为了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而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心里逻辑。

为了获得直接的经济补偿而帮助别人,就是一种经济逻辑。

战国时期,有四个非常有名的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每个人都在家里养士三千。尤其是孟尝君田文,连“鸡鸣狗盗”他都收。他们如此慷慨的养着这些没有出路、没有工作的人,难道是为了什么快乐?很明显不是。他们这么做是为了自己的权势,也就是说他们这么做,至少在他们自己看来,这件事情是收益大于付出的。

有些人做好事,其实是在做一种投资。我们升斗小民不必盲从。

一个社会,如果处处都是需要帮助的人,那么这个社会病了,不是一个好的社会;一个社会,一切井然有序,根本找不到你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社会才是好的社会。

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什么意思呢?

最上等的道德是不用讲道德,所以才是真正的有道德;下等的道德是害怕失去道德,一天到晚的讲道德,反倒是没有道德的表现。

一个国家如果管理的好,国富民强,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根本没有人犯罪,你想助人为乐都找不到机会,这样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这样的国家才是最有道德的国家。一个国家,一天到晚的宣传什么助人为乐,一天到晚的组织捐款,一天到晚的要求人见义勇为,那么,这个国家有问题,而且有严重的问题。

最后的结论:帮助别人可以做,在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做,但是它和快不快乐没有关系。

                                  王小明

                                  20257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整体与局部
后一篇:孙子兵法浅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