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炒股——市场需求2

(2025-05-16 09:38:30)
标签:

财经

文化

分类: 经济

大家好!

今天继续讨论股票,主要对昨天的文章稍作补充。

或许,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叫做《关于炒股——供求关系》更加准确。但是内容主要是一个补充,那就还是叫《关于炒股——市场需求·2》吧。

我想,我昨天的文章,只要懂股票的人都能听得懂,但是也不排除有听不懂的人将来会看这篇文章。

我还是再次的重申我的观点:研究股票如果是从技术指标开始研究,那么这个人还处于初级阶段、初级水平。股市里面确实有些人靠着技术指标在一波牛市中赚过钱,但是,只靠技术指标,很快地还会在熊市中亏回去。我曾经在网上听前海开源的基金经理杨德龙说过:如果把炒股的人比喻作和尚,你最后会发现,所有赚钱的和尚都出自“价值投资”这座庙里。我完全同意他的这一观点,在股市里长赢、稳赢的人大都是持价值投资理念的人。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沃伦·巴菲特。他的伯克希尔公司,现在的股价已经突破75万美元/股。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股王,而巴菲特也被人们誉为“股神”。

从技术指标研究股票只能算是从枝叶处下手,而基本分析研究的是公司本身,所以可以算是从根本处着手。这个世界上的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都应该找到他的根源。

股市,牛熊交替的循环周期时间很长,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有些人需要20年甚至更久才能开悟,有些人一辈子都无法开悟,有些幸运儿能够遇到良师指导,但要总结实战经验,我个人认为至少也要10年时间。只有极少数人,具备投资天赋,进入股市就能赚钱,而且是长赚、稳赚。沃伦·巴菲特和林园就是属于这种天赋型的选手。有人认为:巴菲特是从小开始炒股练出来的。但我略有不一样的看法,如果巴菲特是从小练出来的技术,那么他小时候应该亏得一塌糊涂才对,和其他的人一样四处碰壁,然后才走上成功之路,但是巴菲特小时候也表演良好。而林园先生,有人称他为中国的股神,他是学医出生,进入股市前并不是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经历,但是他的战绩要远远好于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的人。所以我认为炒股这个行当也是有天赋的,而巴菲特和林园就是极具投资天赋的投资人。他们之所以投资成功,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看得懂投资的本质。

我个人曾经总结过投资的本质,那就是:通过购买股票的形式持有有价值的上市公司的资产,通过公司的资产增值来实现我的不劳而获。

如果要更加简洁的表述,那就是:买股票就是在买公司,必须买有价值的公司。

那么,什么是公司的价值?

答案就是:公司的资产和盈利能力。

那么,什么决定公司的盈利能力?

答案就是: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经济学最根本的原理,或者说最基本的原理。

我之前只说市场需求,于是,有人提出质疑:

任何一样商品都有需求,包括卫生纸都有需求。

这个话确实没错,不只卫生纸有市场需求,连公共厕所也有市场需求,你去开公共厕所好了。

我曾经有机会接触过经营卫生纸的经销商,他们的经营非常困难,简直就是步履维艰。因为厂方会给他们制定每年的销售指标,无法完成指标他们就会失去经销权。为了保住经销权,他们会选择按采购价的8折,把卖不完的商品冲货冲到其他经销商的区域,而其他的经销商也完不成任务,也在和他们做同样的活动,把货卖到他们的区域。

这就是供需失衡,或者说供大于求。现代社会,生产力过剩,很多产品都是供大于求。

那么,我们的答案出来了:研究股票就必须研究这家公司,研究这家公司就要研究这家产品的供求关系。一个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地增长,但是供给有限,那么这门生意就是好生意;一个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地萎缩,但是供给不断地扩大,那么这门生意就不是好生意。

我们只要了解到了供求关系,(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也就找到了研究股票的根本。

最后再重复一遍:买股票的本质是在买公司,既然买公司,就要买最赚钱的公司,最赚钱的公司,其产品往往有非常关阔的市场需求。

                                  王小明

                                  20255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