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炒股——投资的本质
(2024-10-10 09:06:32)
标签:
财经文化 |
分类: 经济 |
大家好!
今天继续讨论炒股。题目是——投资的本质。
前两天,股市暴涨,我打开“同花顺”,里面的留言和评论,基本都是看多。昨天股市拉了一根长阴线,我再打开“同花顺”,里面的留言和评论基本都是看空的言论。所谓:“三根阳线,改变信仰”,结果,一根阴线,又把他们的“信仰”给变了回去。很多新开户的股民兴冲冲的去开户,结果看到这根阴线,又“缩了回去”。股民的“信仰”就这么变来变去。这感觉,有点像“墙头草”,两边倒,一会儿看多,一会儿看空。
我在这里,阐明我的观点:“坚定看多,坚持持股”。
我们炒股,没有必要,两天买进,两天卖出。
很多股民,每天忙来忙去,就是为了赚钱。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光是炒股,做其他的事情,也都是为了“钱”。
这就要说说:什么是钱?
答案就是:货币。
货币至少具备三种性质:
1. 价值尺度。
2. 流通功能。
3. 贮藏功能。
我们衡量一个东西是否有价值,或者它的价值有多大,一般会说:某某东西大约值多少钱。这就是钱的价值尺度。
而钱除了可以衡量一个东西的价值,它还能促进商品的流通。因为有了钱,所以商品的流通更加快速和便捷。
比如:我想拿我的大米换你的羊肉,但是,你不喜欢我的大米,这时候交易无法达成。但是,我把大米先换成钱,再用钱换你的羊肉,交易很快就达成,这就是它的流通功能。
除了有效促进商品流通,钱还可以有贮藏功能。
比如:我收获了1000吨的大米,要想贮藏它,非常的不方便。万一被雨水打湿了,有可能会发霉。而我把它换成钱,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储藏。
最初的货币是贝壳,后来发展成为铁币、铜币、黄金、白银。现在是纸币。
纸币最初和黄金挂钩,它的背后代表的是你有多少黄金。后来和石油挂钩,它的背后代表的是你有多少资源。现在,基本脱离了黄金和石油,要靠的是国家信用。
但是,并不是说你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比如:美国的规定是,印发的货币不能超过GDP的70%。
美国目前的GDP大约是27万亿美元,他们的负债大约是32万亿美元。你说他不能随便乱印货币?这个其实是看国家的实际需要。如果有一天,美国发现他实在无法偿还这笔债务的时候,他该怎么办?他们要是觉得,有十万分的需要的时候,他只要拿出一张14美分的纸,在上面印上“3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他就可以还清所有的负债。这就是货币的秘密。
当然,我并不是说,国家不能印钱。其实,我们中国也在不停地印钱。
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到现在,我们的货币总量增长了1500倍。也就是说80年代的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1500万元。所以,那个时代的“万元户”,就是那个时期最有钱的人。
货币的大趋势,就是不断地贬值。当时有1万元钱的人如果选择“躺平”,那么到现在,他的财产,只想当于,一个搬运工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工资。
货币的贬值是大势所趋,无法避免。所以,我们不能长期持有货币,必须进行有效的投资。它在贬值的趋势下,对应的是其它资产的升值。
据专家统计:过去200年来,升值幅度最大的是股票,其次是房地产,第三是黄金,然后是其它的实物。
黄金的价格弹性不大,跌也跌不太多,张不涨不太多。
房产过去造就很多富人。但是他的涨跌背后是人口的增减。凡是人口不断地流入的城市,房价一定是上涨;凡是人口不断地流出的地方,房价一定涨不起来,甚至是下跌。
未来中国要面临人口总数断崖式的下跌。这对楼市行情是非常不利的重大利空,除非政府及时干预。
50、60、70年代是我们国家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出生的人口总数达到6.3亿。80年代以后大多是独生子女。现在每年出生的人口大约900万。20年以后,我们会出生大约1.8亿人口,但是会死亡大约6.3亿,到那时,我们国家会突然减少大约4亿人口。这会对我们的经济造成非常严峻的考验,同时也会对楼市造成非常不利的冲击。
所以,股市,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标的。
我们买股票,并不是只是表面上的,买到一张“票据”,买的也不是仅仅是“一串代码”。每天在那里买进卖出的。
投资股票的本质是:通过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形式,持有这家公司的股份,并且通过持有股份,来让这家公司帮助我们实现盈利。
所以,一定不要天天买进卖出。应该通过买入的股票,来持有这家公司的股份,让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来帮助我们实现“不劳而获”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投资的本质。
如果能够,以相对低的价格,买入一家优质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并且长期持有它,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赚到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感兴趣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