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数学的罗博深
(2024-10-01 20:46:35)
1、罗博深是二代美国华人,父亲罗伟贤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统计学教授,母亲李月娥曾是新加坡的一位高中数学老师。
2、20世纪70年代,父母来到美国,当时,父亲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罗博深和弟弟、妹妹相继出生。3、起初,一家人并未打算留在美国发展,所以,罗伟贤特地找了一些新加坡学校的教材和资料,供兄妹三人学习,想着,如果有一天要回新加坡,几个孩子不至于掉队。
4、新加坡数学课程的难度是世界顶尖的,所以,罗博深在数学上的能力就比美国公立学校里的同龄人要超前几年。5、小学三年级前,一直是母亲教罗博深数学,母亲用的是非常东方式的学习方法,讲知识点,然后刷题。罗博深说,每次完成母亲布置的数学练习后,总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他到现在都记得,四年级有一段时间,有一个题型他始终没搞懂,套用去解题时就经常错误。6、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父亲给他出了几道很奇怪的题,当他发现连母亲都需要坐下来思考很久,然后和他一起讨论怎么解题时,他觉得好玩,这种感觉和刷练习册完全不同。7、自那之后,罗博深的数学训练转向初中数学竞赛题,这些题目常常需要让他思考半小时、一小时。每当他做题时,母亲也会跟他一起讨论,就像一个团队,如果实在没有头绪,母亲会参考答案给他点提示。8、如今,在很多公开场合的演讲,罗博深都说他不支持刷题,他觉得永远都应该去尝试解决那些成功率在25%-75%之间的题目。如果只去解成功率95%的题,那无疑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一个人本来就对数学感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始终喂给他合适难度的挑战。9、到了初中,罗博深开始参加Mathcounts数学竞赛,这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数学竞赛,很多学生希望通过这个考试的成绩来申请学校,罗博深说:他参加竞赛不是为了升学,而是喜欢竞赛的这种氛围。10、刚开始,他并没有太大野心,但是考着考着,从校级、到市级、到州级,最后他获得全国第三名。不断晋级让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难题,更多的优秀教练,也让他对数学的理解不断加深。同时,他也觉得自己确实有数学天赋。11、到了高中,他开始参加由美国数学协会组织的美国数学竞赛(AMC),这个系列考试扮演着为美国奥数队筛选IMO参赛者的角色,AMC每年从近20万参赛者中筛选出约30位考生进入美国奥数训练营(MOP),并从中选出6人组成国家队,参加IMO。12、罗博深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攻克各种难题,最终成功晋级,进入美国奥数训练营,1999年,在罗马尼亚的IMO比赛中,罗博深为美国获得一枚银牌。13、他说,这段经历让他终身受益。比如:受到其他同学的启发,学了各种创新的方法,构建了一套自己特有的数学思维模式。当时没有察觉,这种创造性的思考过程其实就是数学学术研究的雏形。14、当你面对一个难题,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你必须变得有创造力,然后想办法发明一种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只是在课堂上听老师告诉你遇到问题的时候该如何去做,或者只是做一些简单重复的题,这都不是在创造,因为你没有经历锻炼思维的过程。15、只有真正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才能培养深刻的数学创造思维。
16、高中毕业后,他先在加州理工读本科,然后,去剑桥读硕士。17、2002年,美国奥数训练营大幅扩张,从30人增加到180人,急需补充师资,他们从各个大学招募助教,罗博深入选了助教团。18、在给训练营的学生上课时,罗博深经常换位思考:如果换作自己,会想要怎样的课程体验?这段经历让罗博深完善了自己的奥数教育理念:享受数学,在解决没看过的数学难题中,锻炼思维、提升创造力。19、训练营的最后一周,学生们都要评选最佳老师,罗博深当选。他很高兴,倒不是因为被认为,而是,他发现自己的理念是对的。
20、于是,他把这种理念用在自己女儿身上。辅导女儿时,他就会找一些有难度的数学题,女儿做得很慢,有时甚至要一个小时,但他从来不去催促。因为他知道一道题的结果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真的努力在思考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思考的时间越长、越深入,那她学到得到东西也就越多。后来,大女儿在初中获得了MathCounts的冠军。21、2009年,罗博深在普林斯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开始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数学系任教。22、2013年,IMO前夕,美国队因为长期成绩低迷,启动选拔新的总教练。罗博深也参与了,他的竞选宣言是:我不在乎IMO的团队排名,但是我在乎这些来参加国家集训队的学生们能否在二十多年后真正取得成功,他们中有多少人因为对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作出贡献而登上报纸头条。他还说,你们可以选我,但是我要提醒的是,成绩很可能会继续下滑。23、然后,他当选了,在2013至2023年期间担任美国奥数队总教练。24、他告诉选手们,他不刷题,他不会带学生去做以前的国际奥数题,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学习超越高中和竞赛水平的数学知识,开拓眼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他邀请了很多优秀的大学教授来指导这些高中生进行数学研究,用做研究的方式,教授他们全新的知识;他从全球各地邀请非美籍奥数竞赛选手一起学习。他说,用探索的方式去学习,孩子们学到的知识就是自己的;和更多优秀的选手一起交流,就会有更多的启发和收获。25、参加到美国奥数训练营的这些人中,后来有很多在数学上做出成绩。26、此外的时间,他就是每天和同学们聊聊天。他说,训练营最重要的目标不是让学生们在这三周内数学水平有多大的提高,而是希望他们在最后一天不想离开这里。数学集训营只有3周,可是,一年还有另外的11个月。只有喜欢数学,愿意花时间研究数学,才能变得厉害。27、在IMO的赛场上。2013年,美国队获得第三名;2014年,第二名;2015年,第一名。后来,在2016年、2018年、2019年,美国队又三次夺冠。2024年,因为任期已满,罗博深离开总教练的位置,但由于新任教练对队伍不熟悉,所以他以顾问名义,带队参加了2024年的比赛,获得金牌。28、他说,之所以美国队能够获得这么多冠军,因为根本就没有考虑做那些大家都能准备到的题目,而是挖得更深。而且,美国队的学生可能已经习惯了去思考那些奇奇怪怪、从来没看过的题目。29、数学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思考和逻辑,教育的本质是让人学会思考、学会探索。所以,数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切实学会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不断去尝试、运用不同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路与问题进行碰撞。而竞赛成绩,只是微不足道的附加值。30、2024年IMO后,罗博深退出美国奥数队,开始专注于AI时代的数学教育。31、他说,这次IMO,谷歌的AI模型,得到了28分(距离金牌线29分只一步之遥)。面对IMO这种要保证新鲜、没有参照的题目,AI也能解出来,这意味着AI很快就能自己解开全新的难题了。32、面对AI的汹涌来袭,人类需要更富创造力。他说,我的目标不是奥数,而是培养学生去学会做那些真的需要有创造力的东西。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