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初中和高中,哪个阶段的好班更重要?

(2024-02-19 12:55:19)
进入升学季,对于毕业班家长们都将面临各种选择,规划和执行。



    一叶团队昨天内部也开了个会,老大也希望我能多花些心思在每天的文章上,在这个升学季给大家助力一把。



   一直以来,家长群之间都流行了一种说法:



   大学专业重于学校,学校班次终于学校!换而言之,就是“小门重于大门”!



   似乎这种说法流传了一二十年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可这一说法?



   虽然言过于实,但是也不无道理。一叶认可一半一半吧。



   大学的专业虽然代表了未来就业的方向,但是从这两年的毕业生就业形势看,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这个有自己喜好转变的原因,也有当年高考分数不够去了不怎么感兴趣的专业,更有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酸楚。



     K12的各种考试是人生中最初阶段的竞争。成绩好,学习努力,不算太笨,基本都可以考上还差不多的学校(一本,市重点)。



   但是要知道,K12之后的社会之路上的竞争,你是和一群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家伙去比。



   管你是什么竞赛国一省一,什么顶级班,初出茅庐,不谙世事的小家伙,你凭什么和有工作经验的老家伙抢饭碗。



   用人单位也不傻,用熟手远比培养一个新手更有意义。更何况,那些交复毕业的学生,哪个不是眼高手低,第一份工作基本都是跳板,你以为这些用人单位的人事都不知道吗?谁愿意当这个跳板?



   所以,再如今的就业形势下,专业只能代表“职场方向的可能”,并不能代表必须的对口工作。而大学就不同了,大学同学,校友,甚至女朋友,都代表了你未来的社交圈子。身边长着帅气脸蛋,讨人喜欢的语言能力,靠女朋友爹妈在刚毕业的时候就找到年入30万的好工作的小帅哥也不是没有。



    因此,我一直和群里家长们说,以前也许是专业重于学校,但是对于那些喜欢混社会,也精于混社会,有强大情商支持,有高格局家庭扶持的孩子来说,学校来代表了圈子,因此学校名头将绝对重于专业。这也是为什么上纽大近年受欢迎度仅此交复的原因。(这里注意,名头也要区分的,专业也要看的,搞科研的还是算了,人家喜欢研究学术,不喜欢和人玩)



  

   今天的主题是好班的分析,现实中,大部分家长观念中都是觉得名校比好班更重要。



    在他们眼睛里,SZ有70多个清北,交复有100多个,2/3的学生都可以上清北交复。



   因此,哪怕是考入平行班,也是一只脚踏进了中国最高端学府。



   所以,每年中考填报志愿中,每个学校的第一名,基本都会以SZ作为第一选择。这无疑也推动了学校的优质生源。



   而SZ作为一哥的名气,考入该校足以给家长们脸上添光,他们可以在周围同事和朋友的赞许声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这才是大家对名校的追求的真正原因。



   但是,很少有人关心,其实还有近200个孩子是考不上清北交复的。而家长往往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会沦落到那一步。



    对于学校和好班的选择,一叶团队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我觉得好班比学校重要,有2个原因:



  1.  新中考政策是同校竞争比例巨大。



  2.  好班都有学校的好资源倾斜。这个不可否认。





   但是,我觉得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不同的层面,好班的意义也都不同。







  小学



    作为过来人,家长们都应该知道,现在的小学其实没有严格意义的好班。所谓的好班,只是有校长心腹,年级组长或学科带头人带的班级。



   而这些班级的老师,因为校长会特别关照,老师也看重仕途,往往都是抓了比较紧,无论是学科还是综合素质方面,这个班级的孩子代表了学校的颜面。



   那么怎么才能进入这些好班呢?



   从现行的经验看,基本都是靠打招呼。这种对TZ的要求并不是太高。基本能说上话都会给个面子。



  所以,小学阶段的好班入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再说,学校明面上是不分班的,就算普通班的家长也不会知道哪个是好班。



   事实上,小学生入学的时候无非就是提前学过和没提前学过,但是绝对不像初高中那么依赖成绩。毕竟小升初是不考试的。所以,学校教谁都是教,因此对基础能力其实并不是特别看重。最多,在打招呼的人得到满足后,也参考一下面试情况,选拔一些聪明或努力的孩子。







初中



    相比小学,初中的很多好班现在也算在魔都名声在外。



    以前最有名的三大班:H8,L6,SBL,而如今发生了变化。



    最新的四大班为:华二丘班,上外科创,H8,SBL,最多加一个传闻中的NM0班。



    几乎所有的鸡血群和教育自媒体,都把这几个班定义为魔都最强。



    但是,一叶不这样认为:



    如今的初中,因为中考赛道分自招和中考,所以,我们把学霸定义为竞赛和综合两个赛道,以上这些班都代表的是竞赛渠道,而绝对不是综合。虽然有重叠,但是要知道散落民间的综合高手依旧很多,就算在中考环节,这几个班也并不能碾压每个初中的头部生源。毕竟术业有专攻,时间精力只有那么多。



    这四大班里,华二丘班和上外科创是直升高中的,他们不参加中考,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折腾竞赛。而H8和SBL基本都是走的自招四校路径,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到中考环节。至于NM0班,据说也是模拟丘班的路子。



    因此,外面人把这几个班定义了极强,但是在中考赛场上和各个学校的顶尖学霸是不直面竞争的。因此,我们并不能判断他们在综合层面的成就。





    但是,舆论依旧会把这几个班炒了很热,因为很多人指望着他们吃饭。只要他们有撩人的通道,就有补课,就有咨询规划。但是,作为家长,很多根本都不知道自家孩子几斤几两,就盲目参与了。





   事实上,这些班里有两类学生:



 智商超群,绝顶聪明。


爹妈或爷爷超牛,绝顶聪明。





   哈哈,大家细细品!



   其实,根据现实中实际情况看,魔都初中届中至少还有3-5个班,中考出路是可以比肩甚至超过以上四大班的。这个我们以后说。只是他们没有自己的公关团队和自媒体宣传渠道罢了。





   除了这几个有直通高中的渠道的顶尖班外,其实基本每个初中都有不挂名的好班。其实这种好班无论是师资配置,还是学校侧重点都是资源倾斜的。



    现在好班人数的比例大概占据总人数的10-15%,这个恰恰也正好对标了名额分配的黄金10%比例。



   但是,不是说平行班孩子就一定没机会。中考之下,分数说了算,人人平等,只要你努力,只要你成绩好,一样可以挤掉好班的学生获得名额。



    事实上,一个初中的好班要进去其实也挺简单,虽然不像小学那样,全靠打招呼,但是打招呼是一定管用的。毕竟学校也是社会一份子,校长和老师都有自己人。



    但是中考是看成绩的,所以初中也不会像小学完全那样,至少要投放一半名额给学霸吧。否则学霸拉不动班级均分。好班名头挂着,成绩不如平行班,还是难看的。打的是校长的脸。



     另外,现在很多初中流行分层,走班。一些有自招传统的学校,都有小理班,就是我们说的课后上的自招班。如果没有自招传统的学校可能也有分层,那就是针对中考方向。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



     前面我们说的三大班和四大班,还有其他学校的一些小理班都属于这种自招方向的。包括H8和SBL,其实还有细分,课后还有个十多个人的小班 。。。。。



   普通走中考方向孩子如果不具备竞赛能力,在里面上课会觉得很累,身心疲惫。我是不建议综合生去参加的。其实这个也没啥好眼红的。你花费大量时间去走竞赛,但是最后拿不到自招名额,回来再弄中考,恐怕不只是时间不够那么简单,心情也会很微妙。







高中



    高中相比小学和初中就比较纯粹了。目前高中的好班,基本会优先给自招生源。



    只有当自招生源存在巨大猫腻的时候, 他们才会利用分班考重新洗牌。



    之前某高中家长就和我反馈,他们自招了,但是老师说不承诺好班,进去看分班考和中考成绩。



    我就笑了,看来学校老师是有自知之明的。如果把自招放在一个好班,估计是考不过平行班的。大家可以自己去对标,自招生源进不去好班的,这个学校就别报自招了,哈哈!



    一叶根据我们的经验看高中好班,其实意义不是特别大。



    因为高二开始基本都要文理分科了。现在很多孩子为了留在理科班硬着头皮物化双选,其实我觉得是没意义的。



    如果高一进不去好班,但是只要你能校内排名挤入前15%,我想高二重新洗牌和小三门选科的时候还是有机会的。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看,一叶觉得好班的重要性是:初中>高中>小学



    原因是,初中因为面临中考升学,而且基本上不大会频繁换班,资源倾斜对于中考成绩提分是有帮助的。最关键的是初中好班是可以看成绩的!



    而小学只是老师负责一点,如果只是进入普通班级,如果家长能走点心,亲力亲为做规矩,其实还是可以培养出学霸的。



    而高中就又不同了,高中的频繁换班洗牌和小三门的选择,其实对于好班的意义到不是那么大了。但是从师资角度上看,哪怕一年的好老师点播一下,是是可以多少能让学生开窍的,毕竟高中的好老师不在机构,都在校内。而这个时候家长基本都教不了,甚至题目都看不懂,哈哈。因此高中好班的重要性要大于小学。





    今天,我们把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好班都分析透彻了,大家应该都有清晰的认识了吧。



    一叶还是建议大家要从孩子的身心和实际角度考虑,不要硬来,给孩子选择一条最优化的,最有性价比的升学道路远比霸王硬上弓更有意义。



   毕业班的家长们,是时候走动走动了。宅在家里,看不起这个,看不起哪个,怼天怼地,孩子是拿不到好资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