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华师一附中的学霸成绩提高的心得体会
(2024-02-18 17:24:58)经过一个月思考和实践,一个华附学霸成为了第一名,更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得了第一名,还是平常心,不骄不躁。
首先,他自己总结,自己进步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从善如流。
月考二后,这个孩子跟每一个科任老师一一谈话,还找了高一的老师分析问题。
他们都安慰说:其实起伏是很正常的,要保持平稳的心态,做好自己就好了。
孩子听进去了,走心了,自己还认真思考和分析:对照自己的情况,认识到自己真是有这个问题,许多错误都是因为急躁、好高骛远,正常发挥不好出现差错。
他自己思考得出结论:一场成功的考试绝不是你考出了多高的分数,而是你考出了自己的水平。
二、落实行动。
之后,每一次周测中,他都认真践行这个准则,终于找到了一点他称为中流自在心的感觉。
他只管做好他自己,不该丢的分不丢,错过一次的题下次不要再错,真正把只是搞懂而不是流于浅表,“噢,大概好像也许是这样吧”。
做一道题学会变换不同的背景,会不会出现心得花样?变换后和原来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可以作为结论?选择题怎样能够做的更快更好?
三、心态稳定。
一个月后,成就了华附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他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平静异常。
这种改变的原因,他总结是心态变化,端正了心态,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而不只是在意排名与分数。
这是多么难得的心态啊。
他能无论考试考好考差都能够关注考试本身,不或喜或悲,把自己放低一点。考好了也属于正常,考得再差也不怕,这证明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了,接下来去改变就好了。
从他的总结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要记住:问题的暴露不要害怕,是一种财富,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帮助成功的阶梯。而成功时,不能见好就收。
与之相反的心态——对结果本身特别的在意,而根本没有看到出现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原因——就并不可取。
分数高时,排名高时,就不断地提醒自己,我家孩子就是聪明;分数低时,就开始焦虑,哪科不好,就急里忙慌去找培训班,找老师补课。
一周两周后,就想着孩子能实现飞跃,成绩就可以突飞猛进。如英语,暑假一个学期背单词,练习,就想着开学测可以实现突破,结果成绩没有太大变化时,失望。语言的学习哪有那么快。会的不错,错过的不二过。她做到这一点了吗?
所有的学习训练,归根结底,都将是数量压倒质量。蒋老师说的有道理,英语作文,每周一篇,先来个50篇再说。钱老师说,她家小竣作文的提高,也是以一年为单位,在努力提高。
平常心这个心态,需要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提醒自己,并实践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前一篇:理科要学得好,一定离不开文科
后一篇:奥数书,也是课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