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说一大波小学生被课内试卷考崩了

(2024-01-22 21:29:03)
最近两周,接连收到不少全国各地的期末试卷,能明显感觉到各地命题风格的巨大差异。
很多地方的试卷,仍是丝毫没有变化,题目老旧到你说它是10年前的试卷我都信。难度也十分低,以至于作为一个老师看来,甚至没有一个题需要读,大致扫一扫就知道答案是几了。
在这些区域,孩子成绩普遍很高,低于95分仿佛在班级里就排不上了。家长往往也比较满意,因为分数高,导致大家觉得自家孩子的水平也很不错。
但在某些教育改革试点的一线或新一线城市,家长们反馈的境况却很不相同。
以武汉为例,一位家长在沟通时告诉我,不少孩子直接被课内试卷考崩溃,说全军覆没可能有点夸张,但要说把大多数同学考到懵逼,这还是非常符合现实的。
是的,您没看错。不是小升初择校试卷,不是外面的奥赛试卷,就仅仅是学校里的期末测试卷,就把大部分人考崩了。
这绝不是因为这些城市的孩子水平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大家用脚指头想想也应该知道,这些孩子的水平肯定是远高于其他地方的。让他们感觉崩溃的试卷,绝对会让全国的学生都感到崩溃。
究竟是什么样的试卷呢?不妨看一张武汉武昌区6年级期末试卷。 
 听说一大波小学生被课内试卷考崩了

听说一大波小学生被课内试卷考崩了

听说一大波小学生被课内试卷考崩了

听说一大波小学生被课内试卷考崩了

听说一大波小学生被课内试卷考崩了

听说一大波小学生被课内试卷考崩了

仔细来看,其实并非有什么特别难的题,即便是最压轴的题目,也是我们公开课中讲过的。但这张试卷必然很难得高分,原因如下:
1、虽然顶尖题很少、知识也不超纲,但中档题很多,很少有不需要动笔的送分题。

2、题量很大。90分钟要完成6页试卷、共计34题,这对速度和精度的要求很高。

3、题型的综合性很强。纵观试卷,填空题、选择题、大题中配图极多,很多题考察的不是单一知识点,而是由不同知识点组合而成的题目。

仅此三点,足以把绝大多数学生考崩。不过,非要挑骨头的话,它在新场景、新题型方面的创新还是不够,让我们换硚口区试卷的两个大题看一看:
听说一大波小学生被课内试卷考崩了



这题把定义新运算、几何求解两方面看似完全无关的知识,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虽然整个计算过程完全属于小学内容,但搞懂究竟该怎么算,确实需要一定的现场阅读分析水平。
听说一大波小学生被课内试卷考崩了

再看这最后一题,虽然也完完全全是小学知识,但完美嵌入到了一个现实场景问题中去,非常好地符合了新高考改革中“加强情境创设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的要求。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把题读完读懂,能提取出关键有效信息,能把现实需求抽象为数学运算,能最终解决掉这个现实问题。
至少就考试结果来看,情况是很不容乐观的。
综上,我想说的是,当全国绝大多数小地方的小学校们,还在为了凸显教育效果给大家极为简单的期末考试时,当那里的校长老师们还在对平均分95还是94.5而考核排名时,当那里的家长们还在为校内考试成绩很好而沾沾自喜时。
全国教育的高地区域、教育改革的试点城市,已经在以高考改革为目标,率先从小学开始大踏步跟进新时代的要求。尽管一开始过程很血腥、平均分会很惨烈、老师和领导们脸上会挂不住,但他们还是走出了这一步。
但各位不妨想一想,这些孩子从小进行新场景阅读分析、独立思考解析的能力训练,而另一些孩子还在背着口诀公式、套着去解决20年未曾变化的题目,长大后真在高考中相遇,结局会如何?


我知道一定会有家长会吐槽:搞这么多字干什么?这是考语文还是数学?这么为难孩子究竟是为了啥?
究竟是为了啥呢?我想是为了真正培养、筛选出新时代需要的人才。
考虑到篇幅,我也没法详细说明,但真诚建议各位非一线城市的、非改革先驱城市的老师、家长、孩子们,克制住自己天然的不屑情绪,多多向真正走在改革前列的城市学习。
这里并没有盲目的崇拜,只因为很多大趋势的流动需要太长时间,如果等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局限再去努力,往往就太晚了;而当你看到先驱者在做,而身边的人还未有任何动作的时候,往往是非常好的崛起机会。
至于细节,推荐各位小初家长,可以多看看高考改革的书,以终为始去反推定位一下,就不会有太多莫名其妙的反感情绪,耽误了当下最宝贵的时机。
听说一大波小学生被课内试卷考崩了

类如这本《中国高考报告》,新华社官方出版的高考改革分析专著(这真不是带货,是真诚推荐。而且公众号里的分佣商品价格太高,我也不插链接了,大家可以自己去平台搜索购买),里面就回答了很多家长们天天在嘲讽的问题。
比如家长时常感到反感的:为什么要给那么多无关信息?让孩子阅读剔除那么多东西?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不是难为孩子么?

其实书中早就详细阐述了“新场景创设的几大原则”,其中有一条“结构不良性”,是这么解释的:要求冗余信息较多、隐含信息较多、问题创设比较开放、结论不设定唯一、解决方案多元的情境。

所以,这种结构不良性,非但不是出题的水平低,而恰恰是有意而为之。因为作为成年人,我们不妨看看自己的四周,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给了几个恰好知道的条件、要求你恰好去解决一个恰好就只需要那几个条件的问题呢”?

真正的现实问题是,我们也许只能得到部分的需求、部分的条件,而缺失的条件“是什么?在哪里?如何去找?如何筛选使用?”完全需要我们现场去思考解决。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而我们的高考改革是在培养大家真正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个普通孩子,他必将在中国应试领域奋战十二年、最终走上高考的考场,我想不出什么理由,能让深爱着他的家长、想把教学搞好的老师,不去读一读这本书。
因为如果你不清楚未来的终点(和现在你能看到的终点很不一样)在哪里,我们怎么心安理得地去安排当下的努力呢?


小活动
最后,还有件小事想麻烦大家。因为身处改革一线城市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很多东西他们根本是看不到的。
这里我们想搜集一下来自改革试点区域的5、6年级期末数学试卷(也包含各个中学的数学招生试卷),把大家手上的试卷对比交流一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也让更多小地方的孩子看到未来努力的方向。
活动规则:
1、如果您手上有感觉水平较高的5、6年级试卷,可以按照年级加下方二维码,私信提供相应试卷。

2、提供试卷后,将被拉到交流小群,待我们整理好全国各地的试卷集后,会率先把试卷集免费提供给小群中的参与者。

试卷要求有两点:
1、水平较高,让多数课内同学感觉吃力;
2、非奥赛、奥数专题试卷,而是课内综合试卷,题目不因超纲而难。
比较适合的为,各类平均分较低的期末试卷、元调试卷、质检试卷、小升初招生卷、重点班选拔卷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