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到底该学什么(一)

(2023-12-11 00:39:12)
我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躺平这件事情,抱有很强的幻想,似乎只要不期望孩子成龙成凤,孩子就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活着,将来过上平凡的人生。

那他们幻想中的平凡人生是什么样呢?

一份安全稳定的工作,一个相对和睦的家庭,一份不错的收入。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不指望孩子出人头地,只要能养活自己就行。

但是吧,别说将来了,就是现在,能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人,能占到社会的5%么?

想要活的平稳,并不是自己把心态放平就行,而是当生活当中出现各种问题时,自己有办法解决掉它。

可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可能凭空诞生啊,那是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得到的。

因此,别幻想着孩子快快乐乐的成长,将来自动就能学会各项生活技能。

因为每一种技能,都是需要付出足够汗水才能学会的。

同样的,一个勤奋好学而且聪明敏锐的孩子,也不是天生就行的,这些特点都需要后天大量的训练才能做到。

幼儿阶段
幼儿阶段的孩子,平心而论,基本训练不出什么。

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还处在初始阶段。

这会儿指望孩子,就能学会很多内容,是非常不切合实际的,而且操作不当,就会拔苗助长。

但也不是全都不能训练,有一项内容就特别适合该阶段,那就是语言类。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非常适合这个阶段训练。

因为这阶段的孩子,虽然认不了几个字,但听说能力都已经非常熟练了,这正是语言训练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如果从这时候就开始训练的话,所学的语言就全部都是母语,不会像日后从少年开始训练,无论如何达不到母语水平。

这时候孩子对韵律比较感兴趣,所以幼儿园里教的大部分都是儿歌。

因此应该刻意的给孩子准备很多好的跟韵律相关的东西。

如果学英语,那自然就是各种英语儿歌,甚至各种简单的英语有声书。

如果学中文,那就应该是《声律启蒙》《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

就这么说吧,如果小时候真能背上几十首唐诗宋词,把上面的书都看完读熟,将来写文章的时候,天然就会有很强的韵律感。这是成为顶级写手的必备条件。

当然,指望孩子自己愿意背,那基本上属于异想天开的。这就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另外,特别注意的是,不少早教班都喜欢教孩子数学,甚至是两位数的加减法。

这其实不是建议的,因为幼儿的脑子没那么好使,能记住数就不错了。

小学阶段
这么说吧,一个孩子将来能不能成为好学生,基本上小学时代就定型了。

因为将来能成为好学生的孩子就两种,一种是超强的项目型,一种是特别聪明型。

项目型的孩子,一般来说天份没那么好,甚至多少有点笨,理解起各种抽象的内容时,反应都比较慢。

这种孩子一般不被小学老师看好,因为成绩比较一般。

但实际上这种孩子,将来往往混的比较好。因为他们对生活有非常强的掌控力。

他们从小就属于目标坚定,耐力极好的那群人。但凡有老师能教会他们如何分析事情,安排事情,他们都能以超强的毅力把事情坚决地执行下去。

不少人都觉得学习最大的优势是聪明,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低估了学习的复杂程度。

人能不断地学习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能搭建出足够安稳的环境。

像很多聪明的孩子,小时候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长大后就纷纷不行了。核心原因就是,他们小时候仗着聪明,学习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习惯就没养成。

一旦进入初三,甚至高一的高强度学习状态,他们立马就扛不住了,然后学习就开始直线下滑了。基本上高考最多也就是个普通一本,大部分只是二本,然后从此泯然众矣。

可这些项目型孩子不一样,他们虽然学的慢,但从小就能接受高强度训练,所以耐力比一般学生强太多。他们往往有几次开窍经历,然后成绩就会稳步上升了。

等到了社会上,那更是了不得,因为大部分人出了高中校门就开始不学习了。但他们能一辈子坚持学习,日积月累下来,自然就会有所成就。

另一种特别聪明型,在小学阶段,这是所有老师的噩梦。因为他们的成绩说不上好,但肯定不会遭,尤其是数学之类的科目,越是题难,他们的成绩反而越好。

但这种学生,鬼点子一个比一个多,讲究的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成天惹是生非。把老师气的牙根疼,可确实找不到什么把柄,能收拾他们一顿。

这样的孩子,是没把心思放到正路上。等将来到了初中,学习强度上来了,竞争压力大了,如果能够改邪归正,那将来自然是个好苗子。不仅学习会出众,各种能力都会明显超出其他学生一筹。这样的孩子将来能成大事。

但如果变本加厉,那就成了坏学生的头儿,能不能考上高中都是问题。

大家肯定都希望这样的孩子能改邪归正,但没有名师指点,指望自己开悟,可能20个里面能有一个做到吧。

另外,这种孩子,基本上是可遇不可求的。

很多家长都愿意详细自己孩子可聪明呢,但就是不好好学,所以成绩比较差。实际上这就是自我安慰一厢情愿。因为他们把孩子是否聪明,对比的标杆是普通学生,而不是正儿八经的好学生。

如果觉得自己孩子聪明但不学习,直接拿奥数题一试就行。基本上三年级的孩子,能做出四年级的奥赛题,那就算是聪明,否则就是普通人而已,没什么聪明可言。

因为真正聪明的孩子对同龄人,基本上是碾压态势,没有这种本事,指望将来改邪归正咸鱼翻身,基本就是做梦了。

所以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能把孩子培养成项目型孩子,就已经佛祖显灵了。

因为大家不妨想想,小学一共才多少知识,六年加起来所学内容,还比不上初中一年学的多学的难,那为啥小学非要设定六年,而不是三年就完?

这是因为小学最重要的就不是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养成多么强悍的学习习惯。

小孩子肯定都喜欢玩,但谁先能克服弱点,学会延迟满足,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安排自己的学习,谁就能获得比一般人更长的学习上升周期。理论上能一辈子都向上,那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会大的无以复加了。

当然,现在网上出现另一种方式了,就是很多小学生就能玩微积分。

这简直是胡闹。因为很多狮子能钻火圈能算数,并不是因为狮子聪明,而是驯兽师把它训成那样的。

小学就能学会微积分,连韦神都做不到,全球估计也就是陶哲轩能做到。

因为学会微积分不是简单能套个公式,能照猫画虎模仿一遍就行,而是能够深刻理解微积分思想,并且能够成熟得运用它们。

但凡能做到这一步,基本上小学奥数冠军应该能拿到手软,可这些孩子能做到么?

老老实实教孩子深度分析,教孩子如何用框架方式去理解世界,就已经超出众人了,别老想搞个大新闻。

更扯的是,网上还有很多所谓的牛孩简历,比如小学就雅思7分,钢琴十级什么的。这些东西顶多能证明孩子家里有钱,剩下证明不了什么。

因为很多技能属于有钱,就肯定能砸出来的,比如英语。有些则是靠自己天赋和努力的,比如数学。毕竟学习这种事情,越到临近优秀的状态,钱能起到的作用就越小。

这实际上欧美所谓的精英学生的培养路线,表面上看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到底有几分干货,就不一定了。

毕竟爱因斯坦能成名,也不是因为他小提琴拉的好。

所以老老实实去培养孩子得学习习惯,看似效果最慢,但生在持久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