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用”的简历,并不体现在“设计”上
(2023-11-06 23:51:37)题记:六年级必看系列文章。
背景:
现在的小学生,在六年级结束的时候,为了能够汇总在整个小学阶段所获得的成绩,然后把这些成绩给别人展示,所以需要做一个总结,而这个总结,一般会被称为“简历”。
被称为“简历”的原因,是因为家长们对这个词再熟悉不过,每名家长在大学毕业找工作时都做过简历,目的和小学生做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把自己之前的经历展示给别人来看,期待能够被“录取”。
但实际上,求职的简历,和小升初时的简历,其实还是有挺大不同的。
求职的简历上,真正“实在”的东西,基本上就只有GPA了,奖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比较少,更多的是展示自己“做过什么”,而这一部分,说实话会有些“水分”。
但小升初的简历,是完全没有“水分”的,就只看“硬实力”。
所以这就使得在小升初的简历制作方面,追求“花哨”和“设计”,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
基于此,最近听说“有家长愿意花钱找人帮忙给自己修改简历”,我觉得就不太能理解。因为就小升初简历本身的制作和样式而言,简单说两三句话就能说明白,哪怕说的啰嗦一些,一篇文章也就够了。除非找的对方不是给修改方法,而是直接给修改好,或者提供一些其他服务,那还能理解。但如果只是说简历的修改方法的话,那看这篇文章其实就完全够了。
当然,事实上哪怕大家看明白了这篇文章,估计该花的钱还是会花,这可能就是“花钱了心里才会觉得保险”吧,所以也不能算是“断人财路”。
两三句话的简单版本:
(1)简历封面写孩子姓名、电话、小学、学籍户籍所在区(尤其是不在同一区涉及跨区的)、最最最拿得出手的最重要的奖项及奖项的一句话汇总。
(2)简历第一页写孩子基本介绍(包括再次突出最擅长的特长)和父母信息。第二页一行一行罗列获得的奖项,务必在这一页把所有重要的都写全,按照校内、数学、英语、语文的顺序。
(3)简历后面附上奖项的缩略图,顺序和前面对上,电子版的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3M,不超过5M),方便各种途径上传。
另:电子版简历的标题不要只有孩子姓名,还要加上关键奖项。
照着上面所说的做其实就可以(好像四五句了)。
有奖项,哪怕“设计”的LOW一些,也没影响;没奖项,让谁设计最终可能也用处不大。
在具体解释上述三条之前,先随便聊个有意思的事情。不仅泽哥自己,也有其他老师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这个事情要从20年前的学而思讲起,那个时候,学而思还叫“奥数网”。同样是在小升初之前,学而思为了服务家长,在奥数网上发表(编)了一些小升初中常见的面试题目。这时,有一所学校的招生老师第一次弄小升初招生,打算在小升初中面试孩子,但不知道面试什么题目,于是在网上搜了一下,就搜到了这个“题集”,于是,这学校的面试题就都被学而思“压中”了。
为什么要讲20年前的这个故事呢,是因为最近几年,不少学校的负责老师,因为身在初中,所以对小学情况不了解,尤其是现在这比较“混乱”的小学情况,所以中学老师就会过来问泽哥现在到底哪些是“含金量”比较高的活动,以及如果只能靠简历筛选(毕竟大多学校不可能有大规模考试),那应该看些什么。
久而久之,这就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了。
讲这个故事,主要想和大家说,既然大家想让自己孩子通过简历能够脱颖而出,那就要换位思考一下,想想如果自己是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想看到什么样子的简历。这么一想,其实很多东西就能想明白了。
接下来详细说说为什么要照着上面所说的三条去做简历:
(具体例子因为无论怎么打码都会被熟人认出,所以就不在公开场合给大家看了)
(1)简历封面写孩子姓名、电话、小学、学籍户籍所在区(尤其是不在同一区涉及跨区的)、最最最拿得出手的最重要的奖项及奖项的一句话汇总。
这个跟电子版简历的文件名也要写上关键奖项是一个道理,就是能够让老师看这份简历的第一眼,就有继续往里翻的冲动,毕竟每名老师都要看上百份简历,至少得给老师一个留在备选区的理由。
最重要的奖项包括但不限于:大师赛奖项(也不能预测将来完全没有,总之就是当年重要的线下奖项)、区三好(标明次数)、五六年级X个一等奖X个二等奖(自己把奖项名称“翻译”成一等奖二等奖)、其他别人没有的成绩。
另外有关户籍,不少家长想跨到海淀,但可能还没下定决心,也可以先写户籍海淀做两手准备,然后如果看着有希望,卡着时间点做对应操作(每年都有这么干的),包括户口也是一个道理。
(2)简历第一页写孩子基本介绍(包括突出最擅长的特长)和父母信息。第二页一行一行罗列获得的奖项,务必在这一页把所有重要的都写全,按照校内、数学、英语、语文的顺序。
第一页其实不太重要,因为对于孩子的信息,学校关注的就是封面上的小学和户籍,因为涉及到学校能不能有相关政策把孩子招进来。至于家长方面,真靠家长的,学校有其他途径,电话的话,封面上也有。
第二页应该算是最重要的了。整体思路就是,最厉害的奖项往前放。当然如果说孩子没有校内荣誉(比如区三好这种的),那就先放数学或者英语方面的荣誉。当然还是那句话,要是啥荣誉都没有,那简历方面做不做的意义可能也没那么大了……
大致最终就呈现这么一个效果吧:
图片
(3)简历后面附上奖项的缩略图,顺序和前面对上,电子版的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3M,不超过5M),方便各种途径上传。
这个其实要重点说一说。好多家长为了让简历打印出来看着厚一些,以显示自家孩子奖项多,所以后面用来“证明”前面罗列的奖项的照片,一页上只放一张,这就其实完全没必要了。后面的证书,其实可以对照着前面的列表,每页多放一些,我见过最多的一页放个6-8张都是有的。而且这里有个关键点,就是务必要在每一张的下面,写清楚这张照片对应的是什么(例如:2023年某某某比赛一等奖)。毕竟图片都那么小了,本来起到了一个“证明”的作用,至于具体是什么,要帮老师写清楚。
总结一下,为什么要做上述的这三点?
其实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方便老师筛选”。
从这个角度出发,简历最终呈现的效果,一定不是设计的多么花哨,而是一定要实用,要让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孩子优秀的地方,这样方便筛选。因为从今年小升初最终的结果,也可以看出。通过简历来进行筛选,一定是有偶然性的。不同的老师标准不同,甚至同一名老师看简历时的状态不同,都会使得哪怕是成绩有高低的两名同学,高的落选,低的被选上。这种情况今年在各个学校屡屡出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没有统一的考试分数,纯靠个人判断,总会没那么准确。我们就也只能“尽人事”了。
所以,接下来,各位家长就按照上述三条对应调整自己的简历就好。
如果已经调整完,或者根本不用调整,其实就没必要找别人给提出简历修改方面的建议了,因为无论怎么提建议修改,也没办法在简历里增添一些关键奖项。
当然,如果您非想找个人来帮您看看简历,那至少得找有经验的不仅能帮您指导改简历的,还得能给您提出后续规划或者直接帮您圈定目标校范围的,实在不行至少也能给您提出建议说您现在圈定的目标校靠不靠谱的。
收不收费放一边,单纯修改简历,我觉得实在是用处没那么大。我看有些机构在免费做这些事,这就很好,哪怕是后续再为自己的课程引流呢,至少在这件事上做的让人挑不出毛病。
最后,如果您实在想让人帮您看看简历出出主意,但又实在找不到途径的话,您也可以给泽哥看看,我一定会给您回复,只不过:
(1)因为泽哥事情比较多,不一定需要多少天才能回复完,所以可能要等等,不要催,承诺都会回复。
(2)需要您口头同意下最终告知泽哥孩子最后的去处,当然如果您闭口不说我其实也没什么办法。
“看简历”这个事,无论涉不涉及收费,都是个相互信任的过程吧。
至于简历模板,估计大家都有,就用大家的就行,我近些年也没收集新的,有些去年的,大家可以参考用。
前一篇:我与上海中学斡旋的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