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要拼命送孩子去长沙上初中?看了株洲二中成绩后你还去吗?

(2023-10-24 14:58:22)
为什么要这么费劲去长沙送孩子上初中呢? 看到株洲二中的成绩你还会去吗?

人们常说,人往高处流,水往低处流。 湖南省各市不少家长早早将户口迁往长沙,买了学区房,不遗余力地将孩子送到长沙的中小学接受教育。 为何家长们千辛万苦送孩子去长沙上学? 或许答案就在于湖南省近年来的高考成绩。 长沙一直表现不错,但其他城市与长沙的差距非常明显。 这或许就是家长们拼命送孩子去长沙上学的原因。


首先,长沙市基础教育在全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教育体系如此强大,在全国享有盛誉。 不仅在高考成绩上表现出色,而且在全国五大学科竞赛中也表现出色。

长沙市学科竞赛在湖南省处于领先地位。 湖南省每年在五大学科竞赛中的成绩都相当不错,主要得益于长沙四所知名大学的垄断地位。 其他城市的学生很难进入省队。 近年来只有株洲二中有极少数学生达到资格。 显然,长沙四所名校拥有成熟的训练模式、相应的实验设备、优秀的教练团队。


选手若能进入国家集训队,将有机会保送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 即使你没有进入国家集训队,只要你获得了金牌或银牌,你仍然有资格参加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并且被这两所大学录取的机会也相当高。 回顾湖南省保送清华北大的学生,几乎全部来自长沙市的四所名校。


我们来看看2021年湖南省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他们都是长沙四所名校毕业的。


长沙的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顶尖大学的比例相当高。 数据显示,2021年湖南省共有372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其中长沙市245人,占比65.8%。


其次,长沙市在高考成绩方面也表现出色。 虽然2022年高考成绩还没有完全公布,存在一定误差,但我们看看2021年高考成绩就会发现,长沙不仅在600分以上的学生数量上遥遥领先,录取分数线也遥遥领先。升学率接近99%,而且南方四所名校的成绩同样出色。 无论是哪个高中生,都不会比其他城市的顶尖高中逊色。


此外,送孩子到长沙市中小学就读的成本也很高。 以往,长沙市的四所名校在全省范围内备受关注,很多家长只需培养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有机会进入这些院校。但从2021年开始,省教育厅取消四所名校的全省招生资格。 长沙送孩子到其他城市中小学就读的费用大幅增加。


为了让孩子在长沙上中小学,家长通常需要办理户籍变更或提前购买社保,才有资格在学区购买住房。 由于长沙市的房产限购政策,即使你有足够的资金,也不能立即购买学区房。 因此,很多家长提前谋划,提前办理户口变更或购买社保,符合条件就立即买房。

然而,孩子一旦进入长沙中小学,也会面临陪读和交通的压力。 因为我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所以他们不能陪我读书,除非我有爷爷奶奶或爷爷奶奶可以依靠。 否则,他们可能不得不辞去工作或聘请其他人来照顾孩子,这将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此外,家长通常需要定期前往长沙看望孩子。 虽然现在高铁等交通更加方便,但仍然需要时间和金钱。


送孩子去长沙上中小学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虽然长沙的教育质量出众,高考成绩优异,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能出类拔萃。 根据长沙市最新公布的中考成绩,要进入长沙四所名校,学生需要在全市5万多名考生中排名前6%,总成绩至少达到678分。 这种竞争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长沙市公立高中的升学率仅为45%左右。 如果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甚至可能无法进入公立高中。 即使考上公立高中,如果考上排名比较靠后的学校,高考成绩也可能不会很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被分配到私立高中,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高考成绩,还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


此外,其他地市也拥有优良的教育资源。 比如,2022年高考,株洲二中共有1000名毕业生。 其中,17名学生达到清华、北大录取分数或强基计划门槛。 预计将有10余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首届录取率达到91.73%,600分以上的学生有254人,这只是从长沙四所名校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优异成绩。 同样,衡阳八中、桃园县一中等学校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那么,如果孩子在当地高中取得了好成绩,是否有必要不惜一切代价送他去长沙读中学呢?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孩子的天赋和成绩一般,家里没有人可以去长沙照顾,那么确实没有必要送孩子去长沙上中小学。 当然,如果孩子天赋突出,自律性强,还是有必要送他们去长沙读书的。 毕竟,这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才机会,有更大的机会进入985、211大学,甚至清华北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