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弊病之五(利益圈子文化)

(2023-09-18 00:29:03)
圈子文化是教育的弊病,下面阐述一下圈子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危害性。

圈子文化其实就是利益文化,它是以同学、朋友、娱乐、职业、商业、兴趣等方式形成的圈子,而圈子的背后都是利益,利益的表现形式是物质、认知等,这是非常现实的。

以一个乡的教育为例,谈一下危害教育的圈子文化有以下两种:

1,血脉圈子文化。

由于中心校长的任职终身性,他的亲戚几乎垄断了乡里的一半重要职位。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血脉圈子文化。

举例:血脉圈子里的表弟是卖毛笔、宣纸的。那么中心校长就会支持毛笔字的练习,并夸大宣传练毛笔字的意义,最终目的就是让全乡每个学生买一套300元的笔墨纸砚。

再例如,中心校长的大姐夫是数学培训的,那么假期大姐夫一定大赚特赚。

血脉圈子文化,就是让圈子内各成员的人都赚钱,并且有利共享。不管多落后的东西,都可以吹成必须品、高大上。最终受害的是认知浅薄的家长和学生。

血脉圈子文化的特点是,把教育当自己的盈利产业,设局割老师、学生韭菜。

二,下级圈子文化。

下级圈子,就是中心校长与各中小学校校长等下级组成的圈子,这个圈子表面是执行国家教育任务,而实际是共同谋利的圈子。

例如:制定作业批错日期号罚500元,教案写得不好罚300元,迟到罚20元等等,那么罚款所得都有分成,或共同消费。

下级圈子文化,是有利先享,提成都有份。

三,血缘圈子文化与下级圈子文化的关系。

下级圈子在潜规则中总是配合血缘圈子,当出现得罪人的事情时,下级圈子的人员当枪使;当出现撤职查办等危机时,下级圈子的人员不知不觉当替罪羊。

总之,圈子文化是中心校长长期担领导的产物,担得时间越长,圈子文化危害教育越大,利益同盟坚不可摧,脱离了广大老师。彰显了职业的不平等,这严重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