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我不赞同说衡水中学是剧场效应?

(2023-08-20 23:45:42)
前几天,我看到一群人在怼衡水中学,这里直接甩一下这批人的观点:



“衡水中学模式既没有帮助底层寒门,反而让中产家庭耗费更多的教育支出,尖子生造成更激烈的内卷,破坏公共教育资源分布,唯一受益的只有搞教育产业化的周边地产商。”



我这里就不纠结观点里寒门的定义了,起码这是一类算是理性讨论的发言。



“衡中教育模式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毒瘤,衡中模式不死,教育改革无望!”



这是第二类,已经有点魔怔了。



“为衡水中学或类似现象叫好的,都是大傻逼!”



这是第三类,有点难崩。



当然,以上观点我都不赞同,甚至没有必要跟这种观点对话。



但我一直关注的一个博主在转发这个话题时,说到他认为衡水中学的模式可以用剧场效应来解释。



作为在国内高频使用的一个理论,我很早就看这个效应不爽了。





与其说我不赞同说衡水中学是剧场效应,不如说我觉得这个已经被异化过的经济学效应理论本身就有问题。



什么是“剧场效应”?



在一个剧场中,大家都坐着看话剧,此时有一个人站起来看,那么他能看的更清楚,但是他需要站着受累,其他人也为了看的更清楚而站起来,越来越多的人站起来,最后大家都站起来了,不仅会受累,观影效果也不好了,和之前坐着是没有区别的。



我一直觉得剧场效应的存在不够现实,真正的剧场里不会有人突然站起来没人管,更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都站起来,会有剧场的管理人员,会有保安,再恶劣一点还可以报警。



就连我小时候那种露天放电影的,前面如果有人站起来,立马就会有一群人骂骂咧咧给他怼的继续蹲着,或者直接轰出去。



所以一个剧场如果发生“剧场效应”这种事情,最大的问题不是一开始站起来的那个人,更不是后续陆陆续续接着站起来的人,而是那个剧场的管理层都死到哪里去了?基层管理人员都是吃干饭和稀泥的吗?



所以我一开始就不认同把“剧场效应”简单粗暴的类比一切看似内卷化的事物。





这让我想到西安大街小巷上的车辆乱停,一开始只有零星一两个车停在人行道上自行车道上,到后面车塞满了自行车道,甚至塞满了主干道两侧,双车道变单车道,每次在路上骑车,都只能被迫上机动车道,一边要担心左侧的车,一边还要担心右侧的车门。



一开始我也骂,但后面了解到市政规划,了解到西安很多小区的停车位不能租只能买,了解到某些管理规定之后,我不能说赞同这种乱停乱放的现象吧,我只能说还得把问题往上提。



这不是底层之间应该互斗的问题,声音再大也解决不了问题。



我知道这个现象不是剧场效应,是那个破窗效应,举例子其实举大厂带头的996福报更合适,不过这个也能说明问题。



我之前去深圳就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规划做到位了,一方面是因为法规更完善了,深圳的行车体验还是很不错的,这一点隔壁广州就很好做比较了。





剧场效应里说的最后大家和之前坐着没有任何区别,真的没有区别吗?



如果剧场里看的是一场默剧,那些先站起来的人显然是获取了更多的信息,那先站起来的人就要比后站起来的人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越晚站起来,就会形成越大的信息差。在这部默剧的层面上来看,先站起来的那批人在一段时间内都会与后者拉开一段距离。



他们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亲戚、朋友,讲的都是完整版,后者只能讲残缺版,甚至不知道自己没看到的那部分到底有多大价值。



这还能和之前一样吗?肯定是对一部分人有好处的。





那再把话题拉回来,说到衡水模式,现在所谈论的衡水模式也不是一开始的衡水模式。



但不管衡水模式异变成什么样子,受益的肯定是一开始采用衡水模式的学校和里面的学生。



衡中模式好不好我们另说,因为高压管理+题海战术不可能对所有人都有用,而且可能对一部分来说是噩梦,但这对于应试教育来说就是最有效的手段,是应对河北少得可怜的教育资源和超出其他地区的竞争压力最直接的办法。



众所周知,河北唯一一所211高校,拥有四个校区,两个在天津,一个在河北,还有个在芬兰。



你们以为衡水先站起来,其实河北所有高中早都站起来了,河北的土壤决定了这样的教育现状。



如果你是北京天津的难度,那别说站起来,趴下都没问题,如果你是广东的师资投入,那喊喊双减也没问题。



但这里是河北,一样难的地方还有三个,合称山河四省。



前段时间,突然火起来的“山河大学”就很耐人寻味。



看似荒诞,实则现实。



对此,教育部也给出了回应:面对新挑战、新问题,我们将围绕这样的重大战略、促进那样的伟大目标,不断优化某个一直以来的结构,支持某些地区,特别是相关省份,然后巴拉巴拉。



嗯,我的意思是如果一定要说衡水中学是剧场效应的话,我是不同意的,这并不公平。



在教育这件事上,总归不会是某些没有管理人员的剧院,总归是会有人站出来解决问题的,如果一直都没有的话,那不是衡水的问题,是时间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