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趣说西南农大和西南师大的合并故事

(2023-08-20 23:44:22)
既然是趣说,那大家就不要当正史来看待。

西南农大指的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师大指的是西南师范大学。

为了方便述说,下面把这两校就简称为西农和西师了

现在这两所学校都没有了,因为它俩在2005年时合并组成了西南大学。


这两所大学都是位于重庆市,并且挨得很近。只不过当时的西农是农业部直属高校,西师是教育部直属高校。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我先说西农。

西农也是一所比较有实力的高校,只不过地处大西南,再加上专业不热门,所以知名度要差一些。但是西农有一位杰出的校友,那就是“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这可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要永远感恩的大科学家。


袁隆平院士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各部委都有自己的直属高校。

公安部、卫生部、民政部、林业部、国防部等等都有,教育部虽然管着全国的教育,但它也有自己的直属高校。

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农业部的直属高校比较多,当时一共有13所。


到了2000年,当时的政策规定:除了教育部的直属高校外,其它各部委仅保留少数的几家直属高校,大量的部属高校要脱离各部委的管辖。

要脱离各部委的管辖,那这些部属高校怎么办呢?


当时给了这些部属高校三条政策:

第一,转投到教育部的门下。当然了,也不是说教育部什么学校都收,而是要考核过,择优录取。

比如说:“两电一邮”原来是信息产业部下的高校,由于足够优秀所以就很顺利的转到了教育部门下。这样的学校不少,因为部属高校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高校。


第二,也可以与教育部的直属的高校合并从而转到教育部的门下,这样的高校也不少。

比如说:北京医科大学与北大合并成为北大医学部。因为北大是教育部的直属高校,所以北医大是顺利地由卫生部转移到了教育部。


第三,如果教育部的考试你没通过,又没有教育部的直属高校与你合并,那你就只能下放到所在省市,由部属高校变成省属高校。

比如说华南农业大学就是这样,由农业部直属高校变成广东省属高校。


这三种出路,第一、二种当然是最好的了,大家最不愿选择的是第三种。因为无论是从经费的投入和还是国家的重视程度来看,部属高校比省属高校都要强很多。

这些部属高校为了能保留住部属的身份,大家是争着抢着地想要转入到教育部的门下去,一时间教育部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而教育部下面的直属高校也是行情看涨。


当时的西农也下放到了重庆市,身份由部属变成了省属。

但是西农也很想转投到教育部的门下去,希望能够重新变成部属高校的身份。

可是怎么转过去呢?


第一条要考试,可教育部出的题目是超级难,据说还是找的江苏的冷大爷出的题,估计这条路是行不通。

第一条行不通,那就只有第二条了。

第二条是去找教育部的直属高校合并。可是找谁去呢?

重庆市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只有两所:重庆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

西农心想:前几天我本想和重庆大学谈谈合并的事情,谁知道他一接电话就说没空。这家伙无非是看见我的头上戴着农业的帽子,怕我扯了他的后腿,你嫌弃我就明说好了,没有必要的拐弯抹角说没时间。


百般无奈之下西农只好拨通了西师的电话,把自己的想法与西师说了下。

令西农没想到的是,西师居然没有拒绝,只是说他们领导要开会研究研究。

十分钟不到,西师的电话来了:领导研究好了,表示可以继续谈。

西农是大为诧异:我们开个会,十分钟人都到不齐,而你们十分钟钟就会开好了,难道你们的领导在会议室里等着啊。


为什么西师不嫌弃西农表示可以合作呢?原来当时的西师也有自己的想法。

当时的西师想要申报211,可是西师自己感觉心里有点不踏实,总觉得自己的实力有点欠缺,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因此西师心想最好能合并一家或者几家高校来给自己增加点筹码。


西师以前也想过与其它学校的合并,可是别的学校一看它是师范类的就兴趣不大,毕竟师范比农业也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西农突然找上门来说要求合并,你说是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正中西师的下怀。

由于西农和西师两个人的目标一致,所以谈起来就很顺利。就像是一对青年男女恋爱,如果是奔着结婚的目的去谈,那就一切都好说了,什么彩礼、房子、车子等等都不是问题。

重庆市对西农和西师的合并也非常支持,并且多次去高层游说,希望两校能合并成功。

那重庆市为什么表现的如此积极呢?

原来重庆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如果两校合并后能拿个211,那重庆脸上的光彩可就大了。另外,合并成功后,西农又从省属高校转为部属高校,以后学校的经费就不用重庆出了,改由国家出了,有经济好处的事情重庆能不热心么。


在多方的协助下,西农和西师很顺利地合并了,组成了西南大学,并且当年就进入211行列。

这样两个人的目的都达到了:西师拿到了211;西农也顺利地跟着转到了教育部的门下而且还得了一个211,瞬间就甩了华南农大一条街。

重庆市更加高兴:西农那几万人马的吃喝,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用管了,省了一大笔。

典型的三赢!


更令人叫绝是,它们两个人的新名字叫西南大学。竟然成功地把冷门的农业和师范两个词从校名中都去掉了,要知道能做到这一点的高校可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因为国家有规定,对于师范类和农业类等专业性院校的更名,不能轻易的去掉这些专业词。


所以就连强如中国农大,人家可是全国第一批重点大学,还是985,可农业的帽子是一戴就是几十年,就是摘不下来。

而你们西农和西师两家刚一合并就成功的摘掉了农业和师范的帽子,还不得不说你俩真是运气爆了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