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双减下的小奥学习

(2023-08-10 23:39:07)
升学秘籍,奥数屠龙。

双减一出,谁与争锋?

眼见周末没课了,杰睿楼塌了,祭月未至,已是秋意袭人。

双减政策如同一道分水岭,让家长短暂脱身于焦虑的洪流,让学生不再成为过度内卷的牺牲品。

的确,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内的七武海已经足够。

但总有人,对数学单纯热爱也好,去追寻一张船票也好,是需要去参加顶上战争的。

让小奥重新成为“少有人走的路”,或许正是各种平衡下的最优选择。

一)时间成本=机会成本

从去年开始关注三大集的名单,发现重合度相当之高。

普通配置是双集+1个长期班,如果考虑跨级学习,同时上5个班的情形也不少见。

现在只有5个晚上了,考虑到还有语文英语,家长只能做减法。

1集+1长期班的比例明显提高,双集+1个长期班还是主流,但5班齐上几乎销声匿迹。

取舍之间,时间成本即是机会成本。

而从洗牌后的名单来看,三大集依然还是那同一拨人。

二)线上与线下

从教学效果、考试公平乃至视力保护来说,当然是线下课为佳。

不过线上课也并非没有优点:一是省了车马劳顿的时间,二是便于家长旁听,在这点上我一直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和小朋友共同学习,可以起到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补充作用。

目前三大集及其高端班有线上有线下,优选线下,线上亦可。

三)自鸡与自驱

双减政策下,大量的留白时间出现,自鸡与自驱成为新的胜负手。

先谈自鸡,不是拿着大棒在旁伺候就是自鸡,而是帮助小朋友梳理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自鸡教材还是导引、大白本这些老生常谈,六大模块是计算、应用、几何、数论、计数、组合,知识点合计40多个。

除数论外,其他知识点都是从低年级就开始引入,然后每年级进行深化和进阶,最后达到人题合一(开玩笑,有些题就不是普通人类能做出来的)。

以四年级大白本为例,从定义新运算到等积変形、抽屉原理,几乎都在三年级涉及,从题目难度来看,尚不如队里的练习题,因此对于旁听过线上课的家长,(看完答案后)自鸡是完全可行的。

不过自鸡只是外因,真正关键还是自驱的内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其实双减就是一部筛子,把真正喜欢数学的小朋友留下来。

这种兴趣和喜欢是天生的、自发的,可以引导和培养(比如攻关后的成就),但不能过度强求,否则容易出现逆反效果。

而既然选择了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就要有前行的信仰。

最简单的一个注解就是:无聊了怎么办?刷几道题。

今天先写到这吧,皮猴要从郊区回来了,对我而言,自由的周末也结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