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残酷真相:学历低,你的简历连“机器筛驯这关都过不了
作为某大厂的HR,我应该最具有发言权。大厂HR筛选简历除了机器会筛掉一批,大多数时候,剩余的工作量还是很大,特别是一些普通岗位(限制条件少,竞争大)都是一批一批秒刷的,而且只会选择少量亮眼的简历打电话。基本上是一个实习生简历一般看1、2秒,社招一般3、4秒。
举个例子来说,今年我所负责的某大厂岗位有12个校招生名额,短短一周多的时间就收到了近万份简历,机器筛选过后还有6000多份。我一个HR根本筛选不过来,只能让同事有时间也帮忙筛选了。
大厂,现在的招人标准到底有多高?
如果你是应届生,学校越知名越好,学历越高越好。
目前,我所了解到的是,国内一线互联网大厂应届生基本上只招少量有优势学科的211、985或者世界排名前50的名校毕业生。是不是听起来很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并且卡学历也有越来越严格的趋势。
核心研发岗位,应届生基本不要。即使放出几个岗位,那也是为清华、北大、海外常青藤级别的名校准备的。产品、市场、运营等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会稍低一点。还有就是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差别不算太大,主要的还是看毕业院校。但是需要重点说下,博士级别的还是很不错的,比如华为,每年专门有针对博士毕业生的岗位招聘会,入职级别和薪资待遇比硕士要好太多。
所以,你如果想在校招就进入大厂,需要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努力了,争取考到211、985院校。
如果你是社招,那你需要很好的工作履历,学历最低也需要本科。
校招没机会进去,那只能通过社招这个渠道。假如你毕业3年,去了一家中厂工作,正好这家中厂所在的细分领域和大厂有竞争,业务做得不错,那么你是有很大概率进入大厂的。我身边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例子,学历双非本科,工作三、五年,跳槽到大厂。
朋友A:河南大学,大学实习的时候在郑州一家小的广告营销公司。正式毕业后面试到杭州某大型营销策划公司,她被安排在和阿里进行对接的项目部,工作地点就在阿里旁边。干了三年多升为部门经理,积累了不错的工作经验和阿里人脉,一次机缘巧合跳槽到阿里工作,成为了甲方。
朋友B:青岛大学,这位朋友是我招进来的。她刚毕业的时候加入了某头部直播大佬的创始团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当我所在的大厂开展这块业务时,发现相关工作经历的人才稀少,只能通过降低标准,提高待遇吸引人来,就这样,她进大厂了。
朋友C:专科,具体院校忘了。这位严格来说不算是朋友,她是我朋友的朋友,她是两年前进入某大厂任职客户经理(销售岗)。后来我查了查,大厂也有起点专科的岗位,只不过很少,大部分集中在销售、审核之类的。
学历一般的同学,如果想进入大厂,一定要把握以下要点:大城市、资源平台、人脉、学习能力。年轻时候尽量去大城市,努力加入优质平台,积累优质资源。如果刚开始进不了大厂,可以去能接触到这样人脉的地方,比如某个领域有影响力的中厂,大厂接触比较多的乙方等。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迅速提高相关的工作能力。
其实,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当你刚出校门找工作,没经验、没项目,HR只能问你的学历。因为学历是在你没有工作经验的时候,HR刷人最快的方法。
当你工作了一段时间,有项目、有经验,这时HR主要关注你做过哪些项目、负责过什么、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相应的对学历要求会放低。学历不高,唯有用工作经验去填补,并且是有真才实干的工作经历。社招进去的,没有人会给你时间让你慢慢熟悉,你需要进去后立马能把手头的工作顶起来。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历高了,至少不会为“敲门砖”发愁了。
前一篇:清华本硕照样被裁,这世道
后一篇:好好说话,为什么这么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