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的基础教育,正在赶超湖南?

(2023-07-07 00:00:36)
长期以来,湖南的基础教育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广东,湖南的基础教育更是受到了广泛的青睐和积极的认可。

一方面是在广东学习、生活、工作的湖南人比较多,对家乡有天然的感情;另一方面,在广东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任教的教师当中,有很多都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湖南的师范类院校。

因此,在基础教育方面,广东一直是以湖南为老大哥,是向湖南看齐的,但是这种现状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广东的基础教育,或许正在赶超湖南。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2023年高考的分数线。

湖南历史类、物理类本科控制线分别为428、415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分别为482、477分;广东历史类、物理类本科控制线分别为433、439分,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分别为540、539分。

也就是说,湖南的高考分数线在大类对比中远低于广东的高考分数线,在本科一批分数线(也就是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对比中,也差距甚远。

湖南历史类、物理类本科一批线超过本科线分别为54分、62分,而广东分别为107分、100分。


为什么可以进行以上对比,是因为广东和湖南都是同一年实行新高考模式,即“3+1+2”的考试模式。

在全国统考卷当中,语文数学外语是一样的试卷,物理,历史,生物,政治,地理,化学是各省自主命题科目。

由于语数外三门的总成绩有450分,其他剩下的300分才是自命题科目的分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高考分数线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语数外三门。

因此,上述类比具有可比较的意义,且比较是合理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广东的一本线要远远的高于湖南的一本线,这反映出广东的考生考出的整体成绩更高,所以才导致他的分数线也更高。

这里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那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广东的基础教育,正在赶超湖南。

大家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越发的地方对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就越大。

以广东深圳为例,深圳的一些高水平中学中,教师有50%以上都是引进清华,北大,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来作为教师。

因为深圳不差钱,他们可以通过钱来引进这些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来任教。


如此一来,有了高水平大学毕业生的任教,自然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让广东赶超湖南成为现实。

反观湖南,由于湖南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有限,地方政府的财力十分有限,投入基础教育的开支很少。

因此,湖南早就前几年还在慢慢的化解大班额的问题。

现在虽然大班额问题已经初步解决,但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湖南很多中小学校的教师没有编制,都是合同制的。

这样的情况不仅在省会以外的地市州有,在省会长沙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

没有编制的老师,他们如何能够安心?如何能够一心一意来认真搞教学呢?他们一心都想着考编制,考公务员,对于教学他们只能是完成规定任务了。

此外,在湖南一些偏远的地区,很多中小学教师他们的学历只是专科学历,甚至是通过高职单招考上的专科,最后回到了乡村学校任教,可想而知教学质量有多差。

以我的老家道县为例,这里是一个18线的小县城。已经连续多年没有出过一个清华北大的学生。


每年的高考的时候,大家的眼光光的想着要出一个清华北大,但每年都出不了。

大家给他理由就是,好的生源都流逝走了,都被长沙、永州抢走了。

实际上这不单单是生源流失的问题,这与基础教育质量不高也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这里有不少在中小学校任教的老师,他们都是专科毕业,当年他们都没有参加过高考,都是通过高职单招读了三年专科之后,再考教师去任教。

这些教师本身自己读书时就是吊儿郎当的,结果现在又来当老师,那怎么能够教好学生呢?

没有好的老师自然就没有好的生源,所以也不能全怪优秀的生源流失走了。这与基础教育的不牢固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在同等条件下面,由于湖南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如广东,广东这几年发力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使得广东的基础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

也许2023年的高考分数线只是一个端倪,后续将会出现更多的如同长沙四大名校一样的高水平的学校产生。

到那时,广东的基础教育将实现对湖南基础教育的全面超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