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乱象系列其二:荒唐的职称评定制度

学校不是圣地,老师更不是圣人。
不要用那些冠冕堂皇的语言来形容老师,诸如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
老师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平凡凡的人。
教师这份工作,就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既不高尚,也不低贱。
在教育乱象系列当中,让很多正直的老师们深恶痛绝的就是职称评定制度。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荒唐的职称评定制度。
本来职称评定的初衷,是为了调动老师的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但是现在的职称评定制度,已经变成了一种毒瘤,已经变成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平台,已经变成了学术腐败的主要渠道之一。
首先,评职称需要写论文,而且要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很多不学无术的人,平时写个通知,总结都写不好的人,怎么可能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
90%以上评职称的人的论文都是花钱买的,少则几百,多则几千。
其次,职称评定需要各类证书。
很多一线教师埋头教书几十年,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参加各类比赛,何来证书?
我有一朋友92年衡阳师专中文系毕业的,一直在教学一线,也算是人中之龙,但现在还只是中学二级教师,真是让人无语。
第三,职称评定恶化了老师们之间的人际关系。让清高的老师们也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小人。
因为一旦评上职称,每月工资就高出几百上千,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人已经变得不再是人了。
河南焦作姚燕燕老师评职称状告教育局的事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评职称需要指标。
没有指标,怎么办?就要拉关系走后门。导致歪风邪气盛行,让校园清廉文化荡然无存,让书香校园成为历史。
第五,即使有了指标,你的材料也准备好了,也不见得过关,你还要到教育主管部门去拉关系,去烧香拜佛!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很多的暗箱操作,让人防不胜防。
教育局主管职称评定的股长,科长便成了职务含权量大的官职,油水肥得很!
总之,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已经成为了毒瘤,已经严重危害了校园清廉文化,已经明显的导致了教育腐败。
一言以蔽之,目前的职称评定制度,就是荒唐的,荒谬的!如不改革,教育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