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番薯307
番薯307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293
  • 关注人气: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景润为什么会被学校开除?

(2023-05-22 11:06:57)
1953年,陈景润20岁,刚刚从厦门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当数学老师。
 
不久之后,北京四中的领导停了他的职,以“口齿不清”的理由。陈景润失业了,只好离开北京返回老家福建。
 
这真是一个无可挑剔的理由,陈景润作为著名的胡建人,即便再努力讲普通话,在北京人听起来也是方言,难怪会被认为口齿不清。


 不信你随便找个福建人让他来一句“黑化肥挥发会发灰,灰化肥挥发会发黑”,就会明白这个理由是多么正当了。不过,理由和原因往往是不同的,陈景润被停职的原因是学生听不懂他的课。
 
还好,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的王亚南先生素来知道陈景润的才华,他把陈景润招回了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人生的岔路口很多,但关键的转折点就这么几步,如果在关键点能遇到贵人扶持,人生的路将会走得很顺。王亚南就是陈景润的贵人,如果没有王亚南,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陈景润,大部分中国人也不会熟知哥德巴赫猜想这6个字。


岔路口和贵人都不是我今天想说的重点,今天我想聊一聊陈景润为什么教不好中学生?
 
自己会和教懂别人是两回事,首先你得自己会,然后才有可能教懂别人;但即便自己会了,也不一定能教懂别人,教不懂的原因在于知识的诅咒。
 
知识的诅咒是一种心理学现象,简单说就是你以为你知道的知识别人也知道。我们一旦知道了某事,就无法想象这件事在未知者眼中的样子。当我们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解释给别人的时候,因为信息的不对等,很难完完全全给对方解释清楚。所以,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

在陈景润这种超高智商的人眼中,大部分数学知识都很简单。这类人更容易中知识的诅咒,或许在他眼里,函数这个概念有5分钟就能讲完,但学校给他安排了45分钟,多出的40分钟只能混时间。他的这种讲法,学生根本听不懂,也难怪学校要停他的职。

 
 
很多家长很不喜欢给孩子辅导作业,因为明明看起来很简单的题目,翻来覆去讲好几遍,孩子就是听不明白。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孩子理解能力不行,而是因为家长中了知识的诅咒。解决的方法是注意以下三条:

 

第一条,用孩子最熟悉的词语。

大部分情况下,孩子之所以听不懂,是因为新词语太多了,对每个新词语他都得思考半天,这么多新词语叠在一起那就完全是天书了。比如有一句话叫“一致可积鞅必然可以表示成一个杜布型鞅”,这句话中的每一个字都你都认识,但一般人都觉得这句话和鬼画符没啥区别,反正都是看不懂。

辅导孩子也一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用新词语,要用孩子最熟悉的那些词语。

举个例子:一个4岁的孩子,如果摔坏了价值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你不要对他说笔记本电脑价值5000元,这样他听不懂。要首先把钱换算成孩子熟悉的棒棒糖,告诉他说摔坏了10000个棒棒糖;然后再把10000这个大数字换算成孩子熟悉的年龄,告诉他如果每天吃一个,这些棒棒糖可以让他吃到31岁;如果31岁孩子还是没概念,就告诉他可以吃到像爸爸这么大。

 

第二条,如果逼不得已引入新概念,每次都要不厌其烦地解释。
 
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引入概念然后拓展性质的过程。许多人觉得数学难,其实是因为对前面的概念和性质不够熟悉,所以不能熟练使用。

所以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如果发现他听不懂,就要停下来想一想你讲的内容里是不是有哪个概念他记得不太清楚了,然后把对应的概念解释一遍。

举个例子,小学奥数中学完同余的概念后,通常会引入符号“≡”,这是一个全新的符号,在辅导孩子时,每次看到a≡b(mod n)这个表达式,一定要不厌其烦地解释:a除以n和b除以n的余数相同。多次重复后,孩子一看到这个符号就会想起这种解释,才能熟练应用。

 
第三条,如果实在不会讲,买一本教师用书。
 
教师用书,顾名思义是给教师用的,里边包括了每一个知识点该怎么讲,如何进行课堂设计,细节该注意哪些。
 
熟读教师用书后,照着书中的步骤讲,你会发现让孩子听懂也没那么难。当然了,这一条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教师用书那么厚,很少有家长会有时间和内心把这套书认真读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