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国为何能两次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这个是关键

(2023-04-04 20:14:07)

韩国为何能两次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这个是关键


发达国家是条坎,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从发展中国家跃升到发达国家,即便是发达国家本身,也有掉落到发展中国家从此再也进不去的,比如阿根廷,一度靠畜牧业成为澳大利亚新西兰那种发达国家,但是后来掉队,就再也进不去了。



实际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连这个资格都没,很多国家达到中等收入之后,就停滞不前,无法越过那条发达国家的坎,这道坎也被称为中等收入陷阱。但是有个国家,两次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韩国,一次是90年代,成为发达国家,然后没几天时间就因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夜退回发展中国家行列。然后就是现在又成为发达国家,当然了,韩国的发达国家水平是比较低的,物价高,收入低,福利少,压力大,搞不好来次金融风暴又退回发展中国家。但是不能否认他两次成为了发达国家,其中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韩国这地方,资源少,人口多,大多数资源不能自给,几乎和日本的情况一样,甚至比日本还糟糕一点,而且还不像日本在二战前进行了殖民掠夺,抢劫了很多东西,国民教育也发达,韩国二战前是日本的殖民地,没资源不用说,国民教育也没日本发达,实际上在60年代之前韩国的经济水平只能说一般,但是60年代后开始发力,发展速度飞快,出现了汉江奇迹,这其中有许多因素,比如美援,比如选择一些重工业资金密集型企业的突破,韩国的经济模式并不是完全的自由经济,实际上带有很多计划经济的成分,只是这些计划往往是由韩国财阀中的顶级企业来制订的。


财阀,这个词带有很大的负面含义,指的是一些拥有大量财富和垄断性企业和跨行业企业的家族,在韩国,其实许多人都不喜欢财阀,认为财阀是吸血鬼,事实上也是如此,但是又不得不依赖财阀生存,韩国的GDP70%是由十大财阀控制的,其中三星一家就占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二成还多。



可以说,财阀掌握着韩国的经济命脉,所以韩国人一面痛恨财阀,一面又想进财阀的核心企业,因为财阀的核心企业收入是韩国最高的,远高于普通韩国员工,那些中小企业只是依附于财阀甚至本身就是财阀的分支企业,实际上就是为了财阀服务,再下一层就是那种个人劳动者,属于社会底层,收入也是最低的。



实际上日本也是如此,比如日本一些大企业的员工在内斗失败或者做错事后,不会被开除,而是被赶到一些关联企业工作,所谓关联企业实际上就是日本大企业控制的中小企业,虽然也算工作,但是收入地位和大企业完全不能比。韩国这套基本上就是照搬日本,但是日本因为经济体量大,总还有一些漏网之鱼中小企业能发展起来,日本大企业也不能完全掌握所有的行业,而韩国体量小,财阀把韩国市场都吃光了都嫌不够。说财阀是吸血鬼是一点都没错。



然而同时,韩国这些大企业却又是韩国两次成为发达国家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什么呢?



在《为什么你们家的托尼老师这么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区别到底在哪》一文中,笔者提到三种产业,其中最最重要也是决定国家是否是发达国家的就是看有没有高附加值产业,有多少。



有高附加值产业,他们获取的超额利润就能养活一堆高收入群体,而围绕这些高收入群体就可以培养出一堆产业,为他们服务,这些产业决定了中等收入的水准。高收入群体收入越高,这些产业的标准越高,中等收入水准越高。



这里要提到一点,这些高收入群体不能是资本家或者小老板,因为资本家的人数太少,而且积累的财富大多用于投资而不是消费,小老板或者说暴发户经济不稳定,此外这个阶层有个问题就是有钱会选择直接出国,而不会在国内消费。



而企业员工则不会,即便是高薪白领,他们大多数时间也主要围绕工作和生活周边的部分圈子展开,也就是说,高薪白领的收入大多数用于消费且是国内消费甚至在本地区消费占据主流。比如吃饭,理发,高薪白领肯定是选择距离公司或者居住地最近的地方,也就是意味着高薪白领聚集的地方,就需要大量配套第三产业,而且价格不会太低廉。


另一方面高薪白领经济收入也相对稳定,稳定的收入敢于消费。



所以说不是资本家,而是大量高工薪阶层才能带动一批行业起飞,日韩大企业的员工收入高,这样围绕他们的服务就能养活一堆中等收入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员工也就是中小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确定了国家的薪酬水平,再下面就是底层员工,假如说大企业员工的收入是10以上,中小企业员工就是3-5,底层劳动者就是1-3。这其中还是有些差别,有些国家高收入员工和中等收入员工差距大,有些差距小,差距多少就看分配机制的问题了。



其实这在大多数国家都是如此,所以,大企业员工的收入越高,就能带动中小企业和底层员工的收入。而中小企业员工基本上就代表着这个国家中等收入水平,而相对应的,大企业员工收入越高,中小企业员工一般收入也会随之上涨,



当然,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这个大企业必须是高附加值的企业,而且越是赚外国超额利润的越好。假如不是高附加值企业,强行拉高收入无法长期维持,也没有生产动力。



比如我们强行搞一个企业出来,拼命给里面的员工发工资,是不是可行呢?表面上也会形成涓涓细流滴灌到下面,但实际上因为是强行拉高收入的,没有造血功能无法长期维持,里面的员工也没有生产动力赚取利润,长期下去是无法维持的,所以必须有自身的造血能力,能自我进化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而赚取外国超额利润,等于是赚取国外的钱给自己国家发补贴,当然是好事了。(前提是赚取外国的超额利润,而不是赚加工钱,比如造大飞机,和生产衣服,前者是高附加值,后者就是赚加工的苦力费。)



韩国当年培养一堆财阀企业,虽然本意未必是带动国民整体富裕。但实际上却起到了这种作用,尤其是选择重点突破的几个行业,比如造船电子都大量出口,赚取了超额利润,也培养出一堆高收入工薪阶层,从而带动了韩国平均国民收入的上涨。



假如韩国把这些企业都去掉,那瞬间就会成为发展中国家,所以说韩国这些大企业确实是韩国崛起的关键。



但是问题也在这里,韩国过于依赖这些财阀,而且韩国不像日本体量那么大,财阀也不是各个有竞争力,能到国外赚取超额利润,只能在国内觅食,最终就是霸占了国内市场,国内的新兴企业出不了头,丧失了活力,内卷严重,这极大的影响经济活力。



另一方面,韩国过于依赖对外出口,但是一旦对外出口停滞甚至倒退,那这些企业就不得不回到本土内卷,而这往往会导致大规模的价格战,而最终会出现企业倒闭破产或者裁员减薪,不管哪种情况出现,都会让韩国经济倒退,最终回到发展中国家。



说到底,韩国毕竟是小国,他的经济过于依赖几个大国,一旦大国有变化,他的经济就无法维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