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中羞涩的老师,他们连悲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2022-03-18 00:06:51)
你有没有发现这么一种非常非常奇怪的现象——一些人说,身为教师,面对孩子的时候,就是面对祖国的小花朵,身上肩负着亿万家庭的幸福。所以,教师个人绝对不能纠结于工资过低和分配不合理,不应该表露出低工资的抑郁情绪,应该高高兴兴每一天。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应该辞掉老师工作,离开这个队伍。
很不幸,这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的口吻。身为一名教师,我在自己的相关文章评论里,也能偶尔见到这样的人,这总让我出离愤怒。
囊中羞涩的老师,他们连悲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他们仅仅懂得关心自己的孩子,全然不管他人的悲欢离合。
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紧张,甚至于对立,这些学生家长功不可没!
在这些人眼中,我永远应该像一名圣母一样悬浮在空中,俯瞰这片大地。
更加不幸的是,我还遇到过这么一位学校的至高教育管理者。她对一些弱势教师的畸低待遇视而不见,她会让“情商”特高的教师整日游手好闲,丝毫不担任主课,却给一些弱势教师加上重重的轭套。
囊中羞涩的老师,他们连悲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看着他们弓起脊背,像纤夫一样行走在凄风冷雨中,学校的管理者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说一不二”的地位变现后,特有的快感。
类似于小标题里的话,当然是一种强盗逻辑——一群海盗抢占了一条商船,他们为所欲为之后,对着辛辛苦苦的船员们,颐指气使地说:“我们不会离开这条船!至于你们,要么服服帖帖躺在那里任由我们玷污,要么就到海里去!”
囊中羞涩的老师,他们连悲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看起来,这些人的话冠冕堂皇,可我们知道:茫茫大海漫无际涯,到底距离陆地有多远,谁也没有把握。没准儿,旁边的海域里还会有鲨鱼游弋。
说这话的人,总是让我想起《水浒传》里“杨志卖刀”一段的牛二。
囊中羞涩的老师,他们连悲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教师的待遇差距,在职称面前,被越拉越大
一个行业应该是铁板一块,不应该表现出层级之间的壁垒森严。只有这样,才可以形成这个行业的凝聚力——大家都会为这个行业说好话,才会心往一块想,劲儿往一处使,而不是彼此之间离心离德。
当然,谁也没有说这个行业之内不能有等级,适度的梯级能够让行业保持适度活力。但是,这个梯级不能过大,要像一个正常的楼梯,而不能像壁立千仞的断崖,并且必须要参考一定的工作资历。
囊中羞涩的老师,他们连悲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我们的一些体制内工作,就依照这个模式在运行:适度竞争。否则,过犹不及。
如果一个行业之内的梯级设置过大,就像肉块放得极不均衡。参考人之本性,必然有一些狼子野心十足的成员会不择手段去争夺利益,使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种狼奔豕突的场面,最终搅混了一池水,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失。
囊中羞涩的老师,他们连悲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教师待遇,就在越拉越大,整个层级的沟壑越来越深,大有撕裂行业生态的意思。
我的以下发言大概会刺痛一些教师同行,还请见谅——
首先,我并不认为教师行业的整体工资偏低。其次,在教师增资方面,我从来不会狂热欣喜。
第一、我并不认为教师行业的整体工资偏低。
《教师法》中清楚明白地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应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并且,我国一直都在加大教育投入,每一年的预算数字清清楚楚放在那里,这些钱不可能凭空消失。
所以,我从来不认为教师的整体工资水平偏低。
囊中羞涩的老师,他们连悲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可是,我要说:“我的工资极低,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工资也很低!”
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当然是教师的职称评定!
教师工资的发放,完全以教师职称为标准、以教师职称为分水岭:有的在九天,有的在九幽。
只要你有一个高级教师职称,你的铁杆庄稼一直都是高产的,甭管你后来到了哪里,干了什么。职称,可以让教师一劳永逸地享受高品质生活。
关于教师的职称问题,我已经在其它文章中写过多次,并且还都得到了教师同行的认可。不信的话,你可以去看一看我在那些文章开头给出的投票统计,你将会发现:不支持我、不和我站在一起的老师比例往往不足百分之一!
这个时候,请你不要再说什么:大部分老师认为教师的职称评定没有问题,大部分老师认为教师的职称评定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恰恰相反啊!
囊中羞涩的老师,他们连悲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你敢说,支持我的百分之九十九的老师都有问题?你敢说,这些人是“个别现象”?
不但如此,在我的一些文章里,甚至还有一些晋升了高级职称的教师,已经站在职称的喜马拉雅山顶的教师,他们也同样认可我的看法,这让我异常感动。当然,这也更能说明问题:教师苦职称久矣!
以中小学教师工资体系为例,通常分为三级:中小学二级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等同于“教授”职称)。
这三级教师的工资差距,相邻两级的工资水平,往往相差2000元左右。此时,最低一级教师的工资只有两三千元,可高级教师的月薪却能高达六七千元,甚至数万元(以房屋均价七千的城市考量,不考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囊中羞涩的老师,他们连悲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你能说:教师工资低吗?
我从来不说教师工资低,我只说——我的工资低!职称低的教师工资低!
第二、教师涨薪的时候,我从来不狂热欣喜。
每当听到教师涨薪,人们就欢呼雀跃,我却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涨薪,那也是按照职称涨的:初级职称的教师,所涨工资微乎其微,似乎他们就不需要生活。因此,我高兴个什么劲儿?狂欢的背后,是和我一样的教师的无限落寞。
这个时候,我总是在想:所涨的工资都来自于纳税人,可我并没有感受到雨露均沾的喜悦,完全进了他人荷包。
白乐天有一句词——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莫夺人衣做地衣!我特别想套用一下:我冷,能不能多给我一点薪水?!
囊中羞涩的老师,他们连悲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结语
有人说:说了这么多,职称难道不合理吗?
我重复第N次:我并没有认为职称不合理,我认为按照职称分配工资不合理,您没有听明白吗?
职称不是标定崇高的灵魂的吗?怎么能和黄白之物挂上了钩?而且还挂得这么彻底和决绝:不给他人一点生存空间!
我在其它文章里,详细阐述过我国的职称历史,这里不再赘述。我只想说:不要把职称看做你家的祖宗牌位一样久远,抱住不放。实际上,它的历史不过40年!
伴随着40年,我们的教育口碑如何,不用我多说。夜半三更的时候,问一问自己的那颗良心!
囊中羞涩的老师,他们连悲情的资格都没有吗?
我们来说说目前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教师职称问题吧,看看他们如何厘定教师工资(为什么看美国?因为他们的科技最落后嘛!)
美国中小学是没有职称评定这一说的。
美国学校老师的工资一般由学区的学校董事会(County or City School
Board)根据学历、教龄和经验来确定,福利譬如医保、牙保、休假、退休等方面大家一般都是一样的。
再看一看我们,我们的取暖费都是按照职称发放的!不滑稽吗?
我在读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时,在末尾的“问题答疑”部分无意间发现了这么一段文字:在美国,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是一种成功的体现;在中国则完全不一样,当一名中小学教师,很难被人们视作一种成功。
深以为然——在工资单上,我就一败涂地!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