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运算定律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2018-05-10 22:36:03)
分类: 资源共享

    题:               运算定律的复习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7-31

    时:     1课时

    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分配律的意义,能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方法与过程:通过同桌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地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基本训练为素材,回忆知识点

1、谈话揭题

今天复习什么内容?(运算律)什么是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一些规律)

2、出示习题帮助学生回顾各运算律。

口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45+26=26+, 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3×56=56,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122+78+45=++45,运用了( 加法结合律)。

 7×25×4=7×(×),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5×67+45×33=+4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回忆各运算律内容及字母表达式,并指名汇报。

    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

    2: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3: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5: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        或: a×(bc) a×ba×     

 二、在整理的过程中,构建知识间的联系。

1、如果将这五个运算律的知识来理一理,分分类?你会怎么处理呢?(先在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再汇报)

如果学生提出将加法和乘法的分别归为一类,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纵向分分类。

在“乘法分配律”时,设问:乘法分配的表达式中即有乘法也有加法,你觉得分在哪一类合适呢?有不同的意见吗?

2、刚才从运算方法上分成了两类,你能横向再看看、再理理吗?引导学生再从规律特点上继续思考。(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最终整理图

 观察数、符号、式子的特点,理解相关运算律的特点。  

3、通过刚才的整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你还会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搞混淆吗)

三、在查漏补缺的过程中,强化知识点。

1、提问:我们在四年级一共学习了这五个运算律。你学哪个运算律时觉得最轻松,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个运算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运算律的字母表示式。

2、你觉得哪个运算律的知识学习起来最难?为什么?(了解学生运算律知识学习中的薄弱点,估计学生的薄弱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二是对于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分。)

3、举例比较,启发思考。

1)出示题组:125×(80×8)  125×(808

2)谈话:老师在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在做这两题时容易出错。你猜猜那些做错的学生是怎么做的呢?

3)这两题你会做吗?请在作业本上独立完成。

4、基本训练。

当个小法官:判断下面的话是否正确。

65+35÷7×6的第一步算65+35,这样很简便。(     

101×4646=100×46。(     

134×8=125+9×8。(     

25×(40×4=25×40+25×4。(     

350÷50×7=350÷(50×7)。(      

125×7+3×125=125×(7+3)。(  )

四、综合训练。

1、关于乘法分配律的专项练习。

1)自主设计乘法分配律的各种题型。(要求所用数字要尽量便于简便计算。)

2)汇报展示,学生口答。

3)我会选(大屏幕出示选择题,引导生理解题意后回答第一题,第二题让生自由审题后做出选择,第三题抽生读题后找到正确答案)

    40×(825)40×840×25,这是用了(   ),使计算简便。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61+72+39+28=61+39+72+28)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140÷ (5×7)=(     )
 
A.
140÷ 5×7  B.140÷ ÷   C.140÷ 7× 

    2、判断并改正。

 判断:对的在里写出依据;错的在里订正。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1801+348+652+119                 

=801+119+348+652

=920+100

101×89

=100+1)×89

=100×89+1×89

=8900+89

=8989

 

 

 

=1920

2101×89

=100+1)×89

=100×89+1

=8901

 

 

3、有一块长方形农田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种上了小麦、油菜和蚕豆。

种小麦的面积比油菜大多少平方米?(请用简便方法计算)


 五、归纳解题四步骤:(边归纳边板书: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a.(看)看数据的特点,运算符号的特点;

      b.(想)想用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 

      c.(算)巧算、妙算; d.(查)检查。    

    温馨提示:做题时要自觉的使用简便方法计算,才能提高做题效率哦!     

 六、 师小结谈话

问: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哪些内容呢?

(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连减,连除的性质,并在具体的题目中灵活运用了这些定律和性质,解题的方法等)

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不少,老师衷心的希望同学们不仅要记住这些定律和性质,还要学会灵活的用它们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我们的做事效率,让我们的学习越来越轻松!

七、作业设计

课本30页练习八第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