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古建筑参观展示区:主要以古建筑和保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为载体,通过解说和现场演示等方式生动再现南朝齐梁时期人民的生活方式,反映其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给游客一个难忘的文化之旅。
二是娱乐区:挖掘齐梁民俗、民风,开发成民俗旅游产品,如齐梁麒麟舞、朝拜、祭祀、婚嫁、歌舞表演等,让游客进一步体验齐梁故里人民的好客风俗,多开发一些让游客参与的项目,使其乐在其中。
三是餐饮区:兴建供游客消费的齐梁特色餐馆,开发丹阳特色菜肴,同时提供地方风味小吃及古法养生膳食等。
四是旅游购物区:主要开发加工销售具有齐梁古典土特产和工艺品等特色旅游纪念品。
五是观尝休闲区:利用旅游小镇内的鱼塘开发垂钓休闲区,沿萧梁河开发仿古步行街、沿湖开发休闲别墅区。
六是水上旅游区:利用萧梁河古水道开展齐梁皇家游船旅游,让游客体验皇家乐趣。
http://s7/mw690/006XpT2Lzy7k6t66Q2q76&690
南京城市标志瑞兽--避邪
http://s7/mw690/006XpT2Lzy7k6te8ULkd6&690
丹阳城市标志瑞兽--天禄
电视剧《琅琊榜》表现了齐梁朝文化中“魏晋风度”“儒雅尚美”的一面。
京沪高铁丹阳北站就在“梁帝故里--塘头村”前!
齐景帝修安陵石刻(丹阳仙塘湾)
梁武帝修陵石刻(丹阳东城村)
名人家住丹阳
丹阳,江苏省镇江市辖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圈走廊,位于江苏省南部,属太湖流域片区。东距上海200公里,西距省城南京68公里;是全国百强县18强县级市(江苏省第8强),是江苏省20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丹阳古称延陵、云阳、曲阿、凤美、南兰陵(侨郡)、云州、简州…,后取“丹凤朝阳”之意而得名。丹阳历史悠久(出土文物6000年以上),人文荟萃,名人辈出。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考古发现“吴国第一城”和众多的“吴王墓”),是秦代江苏最早正式建县的15个县份之一,是齐梁故里、三国名城(孙权故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现境内文物遗迹丰富,存有南朝帝陵石刻、石兽等,是中国石刻艺术中罕见的珍品,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季子碑刻相传为孔子唯一存世手书,正在审报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公元883年铸造的唐中和铜钟被誉为“江南第一钟”。这里有季子庙、沸井、万善古塔、通泰桥、开泰桥、玉乳泉井、海会寺、嘉山寺等名胜古迹...故有“江南文物之邦”之美称。
http://s6/mw690/006XpT2Lzy7k8YZE8f3d5&690
http://s10/mw690/006XpT2Lzy7l2XG4tER79&690
http://s14/mw690/006XpT2Lzy7k826XXK55d&690
http://s2/mw690/006XpT2Lzy7k828OHGpa1&690
http://s11/mw690/006XpT2Lzy7k82bhfHc9a&690
名人“家住丹阳”,丹阳以他们为荣!这些名人故里也是丹阳旅游的宝贵人文资源,应该尽快加以保护、整合、恢复、挖掘、乃至放大利用!“家住丹阳”人文资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帝王“家住丹阳”。丹阳是全国有名的帝王之乡,历史上出过的皇帝数量堪称全国之最!丹阳是东吴孙权故土,西门白鹤山是“吴帝故里”;丹阳是齐梁帝王故里,东城村是“齐帝故里”,塘头村是“梁帝故里”。此外,丹阳还是南朝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的“祖居地”,某种程度上也可称为“陈帝故土”,其江南始祖陈伯眕于西晋末年避战乱南渡迁居曲阿新丰湖畔,即今丹阳开发区大泊一带。(陈姓由发源地河南向南迁移,始于西晋的太尉陈伯眕,他举家南迁到今日之江苏丹阳,后来,他的孙子陈世达做了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于是部分陈姓人又迁居到了浙江。陈霸先建立南朝陈国,使陈氏家族曾经显赫于一时,遍布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区。)
南朝刘宋朝宋武帝刘裕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今镇江市丹徒区),继母萧文寿,南兰陵(今镇江市丹阳市)人,生刘裕两同父异母弟长沙景王刘道怜、临川烈武王刘道规。南朝宋齐梁陈帝王均与丹阳有丰厚的缘源。
丹阳还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三个朝代皇陵汇聚一县的城市,境内现存东吴武烈皇帝高陵(孙坚与吴国太——孙权父母亲墓)、齐武帝景安陵、梁武帝修陵等三个朝代共计13座皇陵(南朝石刻)。“家住丹阳”皇帝名录:
吴帝:孙权、孙亮、孙休、孙皓;
齐帝:萧道成、萧赜、萧昭业、萧昭文、萧鸾、萧宝卷、萧宝融;
梁帝:萧衍、萧纲、萧栋、萧绎、萧渊明、萧方智、萧察、萧岿、萧琮;
陈帝:陈霸先、陈蒨、陈伯宗、陈顼、陈叔宝。
二是皇后“家住丹阳”。丹阳历史上曾出过5位皇后,其中3位最终成为太皇太后,1位一生相伴六位君王的传奇皇后,这在全国也可能是最多的县级城市!3位德高望重的太皇太后分别是:南朝刘宋太皇太后萧文寿(宋武帝刘裕继母)、晚唐太皇太后郑氏(唐宣宗生母孝明皇后)、南宋太皇太后谢苏芳(宋孝宗成肃皇后),1位一生相伴六位君王的传奇皇后就是隋唐母仪天下的萧美娘(梁武帝玄孙女、隋炀帝皇后)。
三是宰相“家住丹阳”。丹阳历史上先后出过多达47位宰相,分别是:刘宋孝武帝宰相──萧思话、刘宋后废帝宰相──萧缅、南齐高帝宰相──萧嶷、南齐武帝宰相──萧映、南齐高帝宰相──萧暠、南齐武帝宰相──萧晔、南齐武帝宰相──萧子良、南齐郁林王宰相──萧锵、南齐郁林王宰相──萧铄、南齐海陵王宰相──萧钧、南齐海陵王宰相──萧铉、南齐海陵王宰相──萧子懋、南齐海陵王宰相──萧子明、南齐明帝宰相──萧昭粲、南齐东昏侯宰相──萧坦之、南齐东昏侯宰相──萧惠休、南齐东昏侯宰相──萧遥光、南齐东昏侯宰相──萧懿、南齐和帝宰相──萧颖胄、南梁武帝宰相──萧秀、南梁武帝宰相──萧宏、南梁武帝宰相──萧伟、南梁武帝宰相──萧憺、南梁武帝宰相──萧樽、南梁武帝宰相──萧纶、南梁高祖武帝宰相──萧渊业、南梁武帝宰相──萧渊藻、南梁武帝宰相──萧范、南梁简文帝宰相──萧会理、南梁简文帝宰相──萧恪、西梁孝宣帝宰相──萧欣、唐高祖宰相──萧瑀、唐太宗宰相──褚遂良、唐中宗宰相──萧至忠、唐中宗宰相──桓彦范、唐玄宗宰相──萧嵩、唐肃宗宰相──萧华、唐德宗宰相──萧复、唐宪宗宰相──权德舆、唐穆宗宰相──萧俛、唐懿宗宰相──萧寘、唐僖宗宰相──萧仿、唐宣宗宰相──萧邺、唐僖宗宰相──萧遘、后梁末帝宰相──萧顷、北宋哲宗宰相大科学家--苏颂、北宋哲宗宰相--王存、北宋徽宗宰相曾布。
四是名将“家住丹阳”。丹阳千百年来曾有众多叱咤风云的名将勇士在这片热土上出身、战斗和生活过,其中:
三国时期的将领有:东汉末“破掳将军”东吴武烈皇帝孙坚、东汉末扬州牧“振武将军”刘繇、三国东吴奠基人之一“小霸王”孙策、三国名将太史慈、东吴大将“赤壁周郎”周瑜、东吴战略家“横江将军”鲁肃、东吴大将“吴下阿蒙”吕蒙、东吴大将军诸葛瑾、东吴大将军“威北将军”诸葛恪等;
东晋及南朝时期的将领有:东晋冠军将军萧源之、刘宋宣威将军萧思话、刘宋威烈将军萧承之、刘宋镇北将军萧顺之、刘宋骠骑将军萧嶷、南齐镇军将军萧晃、南齐骁骑将军萧钧、南梁安右将军萧绩、南陈骠骑大将军萧摩诃等;
隋唐以后的将领有:宋代武状元束獬、明代抗倭名将贺邦泰、明朝将领沈固、明末兵部侍郎“抗清功臣”贺鼎、明末抗清将领葛麟、太平军将领陈玉成、太平军将领李秀成、清军将领张国梁等;
近现代的将领有: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饶漱石、叶飞、张震、宋任穷、宋时轮、张云逸、王必成、曾山、舒同、刘晓、管文蔚、梅嘉生、韦永义等。
五是儒贤“家住丹阳”。唐至清代科举考试出状元2人、进士231人。丹阳历史上出过众多名儒贤达,其中尤以“延陵四贤”名闻遐迩,影响深远,“延陵四贤”就是:嘉贤至德“南方第一圣人”春秋吴季扎、东汉经学大家包咸、三国东吴著名史学家“四朝重臣”韦昭、“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孝感天下主人公董永。此外,丹阳著名的儒贤还有:东汉名宦左恢、西晋著名文学家引起“洛阳纸贵”的《三都赋》作者左思、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珣(其《伯远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乾隆帝得到王珣的《伯远帖》后,兴奋地将其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集中宝藏于养心殿的西暖阁一隅斗室中,认为它们属于“稀世神物,非寻常什袭可并云”,索性将这间袖珍书房命名为“三希堂”。)、南朝杰出史学家文学家《南齐书》作者萧子显、南朝杰出文学家《昭明文选》作者萧统、南朝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萧子云、唐代名士文学家萧颖士、北宋抗金爱国领袖太学生陈东、北宋著名文献学家史学家吴淑、北宋著名画家蔡肇、北宋著名书法家邵必、北宋书画家高述、南宋著名史学家翟汝文、南宋著名文学家洪兴祖、南宋文学家著名乡贤刘宰、南宋著名理学家窦从周、明代礼部尚书著名乡贤姜宝、明代礼部尚书姜士昌、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清代著名书画家蔡嘉、清代著名书画家丁皋、清代著名书画家丁梦兰、清代最著名女词人贺双卿、现代著名教育家“爱国老人”马相伯、著名语言学家外交家马建忠、著名画家教育家吕凤子、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著名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著名教育家“孔学泰斗”匡亚明、著名教育家戴伯韬、著名史学家唐邦治、著名核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吕敏等等。
六是唐宋诗人“家住丹阳”。丹阳人文荟萃,名家辈出,特别是唐宋时期,诗家灿若群星,仅在有唐一代就出了20多个著名诗人,这在全国县级市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可谓名副其实的“唐诗之乡”。唐代比较著名的丹阳籍诗人有:许浑(山雨欲来风满楼、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张祜、皇甫冉、皇甫曾、包融、包何、包佶、储光熙、储嗣宗、丁仙芝、刘太真、蔡隐丘、蔡希周、蔡希寂、张彦雄、张潮、张晕、周瑀、谈戭、权德舆、萧颖士、萧翼、萧妃、殷璠、沈彬等。到了宋代,丹阳又出现了苏坚、苏庠、苏序、苏绅、葛仲胜、葛立方、刘宰等诗词名家。
七是美丽神话“家住丹阳”。中国四大爱情神话传说中有三大传说与丹阳有关(除《孟姜女》外),丹阳可称为中国的“爱情之乡”!其中的“董永七仙女”传说最完整版本就形成于丹阳延陵地区,随着黄梅戏《天仙配》电影的广泛传播,其中董永自报家门“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的著名唱段传遍了全世界,让天下人都知道了七仙女爱上的孝子董永是个“家住丹阳”的丹阳小伙!与丹阳有关的另一大爱情传说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该传说的“南朝华山畿版本”发生地在丹阳埤城郊外一公里的华山古村,男主人公是南朝云阳(今丹阳)才子,来往于云阳与南徐(今镇江)之间,而梁祝墓在“胡桥镇”,恰巧丹阳与华山村之间也有胡桥镇。第三大爱情传说“白蛇传”主人公许仙就是丹阳西门外人,小时候过继镇江金山寺法海和尚,长大后在苏州开药店…
…此外,在丹阳皇塘镇南白龙荡畔有一座白龙庙,又名龙母庙,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流传着“白龙孝母、慈感天下”的孝道神话故事,梁武帝于大同年间下诏建庙纪念,并亲赐庙名,后历代重修,乾隆十三年皇帝赐“普化行化”金字大匾。“白龙孝母”与“董永孝父”传说相映生辉,成为丹阳两大孝道故事让丹阳成为远近闻名的“孝子之乡”,流传千年,感召大众。
八是姓氏根基“家住丹阳”。丹阳延陵是天下吴姓重要郡望和发源地之一
,吴姓“延陵堂”遍布海内外;丹阳是天下萧氏的重要发祥地和中转地,我国江南地区的萧姓几乎都是在齐梁时期经由丹阳萧梁河流向大半个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丹阳还是天下荆姓分支的一个重要发源地,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的堂兄刘贾,被封为荆王,属地为延陵等江南三郡53城,后淮南王黥布谋反作乱,刘贾战败身亡,其次子刘武徙迁于曲阿珥塘,为永记父王之封号和避仇家追杀,易刘为荆。此外,丹阳还是左姓、韦姓、眭姓、戎姓、符姓、束姓、贡姓、管姓、洪姓、陈姓等多个姓氏周边县市乃至江南地区的始迁祖所在地,这些姓氏的族人都是经由丹阳向各地散枝开叶、枝繁叶茂的,丹阳是他们共同的“根基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