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孟浩然的执与陶渊明的逸
(2022-06-06 20:18:57)
标签:
读书教育文化情感 |
分类: 感想感说 |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有“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之句。我读来一下子想到陶渊明常常手抚无弦之琴,根本不求什么知音,陶然自乐而已。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追求的是远离俗尘,真正的淡泊真正的田园。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个人的追求的不同。陶渊明种豆南山也好,采菊东临也好都是追求内心的安适纯净,过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不需要关注,不需要喧哗,只需要宁静。陶渊明的追求和志向更像是树根,深深地扎入地下,吸收着属于自己的精神的营养,探索属于自我的生活。而不是像树枝树叶,寻找更高的位置,更充足的阳光。
陶渊明就这样在一花一草一木上看到自由,看到自在,看到自己,“云出岫而无心,鸟倦飞而知还。”“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对,陶渊明为自己虚构了一个桃园,完全避世的理想化的田园。
孟浩然一直在寻找通达的机会,一直想获得皇帝的垂青。《洞庭湖赠张丞》“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谁能够举荐我,谁能够渡我?孟浩然流连于京城,满腹牢骚,《留别王维》中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希。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有权优势有位的谁会真的帮助你呢,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知音太少了。还不如回到家乡,过自己的生活呢。可是孟浩然又不甘于回家过那样的不为人知的寂寞生活,他还是要出人头地。
机会还真在不期然间降临了,这个故事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天孟浩然到王维工作的地方聊天,王维在皇家府库内署当差,也不是什么机要重地,所以,没有官职的孟浩然也可以进来看看。没想到唐玄宗突然驾临,孟浩然因为是布衣,没有资格见皇帝,王维赶紧让孟浩然藏到床底下,没想到因为过于仓促,一角衣服露在了外面。王维只能叩头请罪,皇帝也听过孟浩然的诗名,于是就赦孟浩然无罪,让他出来见驾。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一下子受到了皇帝的接见。皇帝兴致很高,就让孟浩然把自己写的诗献上一首,皇帝要看看孟浩然是不是真的有学问有诗才。没想到悲剧了,孟浩然写了无数首诗,拿出哪一首估计也不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可是孟浩然鬼使神差偏偏选了最不该选的一首《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蔽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崔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皇帝听到“不才明主弃”龙颜当时就不悦了,说到,“卿自不求仕,朕何尝弃卿。”说完拂袖而去,而且放话把孟浩然撵出长安,你说悲催不悲催?
尤其是“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更是表现出他的执,他的无奈,他的不舍,他的苦苦追求又无法得到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