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阿那克西曼德箴言以及关于箴言《希腊思想的起源》阅读

(2022-04-16 20:30:47)
标签:

读书

教育

历史

文化

分类: 棚下读书

   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前545)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米利都派重要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无定形”(阿派朗),第一个绘制出天球仪的人韦尔南说“据说阿那克西曼德发明了一个天球仪。他们用这样的方法让人们‘看见’宇宙,使宇宙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景观’。”)

  阿那克西曼德是古希腊第一个用散文进行写作的哲学家,著有很多著作,都散佚了,留下的只是一句话,被称为“阿那克西曼德箴言”。关于阿那克西曼德箴言不同的哲学家都进行过不同的翻译。

  最为通识的翻译应该是《古希腊思想史》中的翻译。(《古希腊思想史》黄颂杰、章雪富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万物由之产生的东西,万物又消灭而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在时间的秩序中不公正,所以受到惩罚,并且彼此互相补足。”

书中对箴言进行了解释:“也就是说,宇宙万物(对立物)总是相互作用着,其结果对立的某一面必定要占优势,这是对被压倒的那一面的‘不公正’的表现,所以在一定时间内必然会‘受到惩罚’,并进行补偿。”

尼采根据自己的思想对箴言进行了解释,“按照必然性,事物从何处产生,就必然在何处毁灭。因为它们必须依时间的秩序支付罚金,为其不正义接受审判。”

尼采说“阿那克西曼德把一切生成视为从永恒存在的一种违法的解放,视为一种必须用毁灭加以补偿的不正义。”

可以看出《古希腊哲学史》一定程度接受了尼采的翻译,对于“不正义”、“补偿”的翻译差不多。

后来我接触过海德格尔的翻译,”但万物的产生由它而来,又根据必然性复归于它的毁灭;因为它们根据时间程序为不正义而赋予正义并且相互惩罚。(《偶在论谱系——西方哲学史的“阴影之谷”》张志扬著)

阿那克西曼德理论的核心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限定”(阿派朗)“无限的”之所以能拥有“本原”,统治一切,正因为它的统治排除了某个元素篡夺王权的可能。“无限定”的优先性保证了一种持久的平等秩序,这种秩序建立在关系的相互性上,它高于所有元素,迫使它们遵循共同的法则。

让皮埃尔韦尔南的解释别出新意,他对于“不公正”、对于“时间秩序”、“补偿”做了全新的解释,让人耳目一新。

韦尔南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这些元素‘按照时间顺序,因它们犯下的不公正行为而相互补偿,相互惩罚’。”

韦尔南完全是按照城邦结构的几何特征进行的解释。韦尔南说:“阿那克西曼德把宇宙放在了一个由纯粹的几何关系构成的、数学化的空间里。这样,等级世界的神话形象就被抹去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下,社会呈现出一个具有中心的、循环的‘宇宙’,所以公民都是同类,因此每个公民都必须走完这个循环的全过程,按照时间的顺序占据和让出城邦空间的每个对称点。”

我总觉得韦尔南的解释有些牵强附会,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城邦最终形成不同社区轮流行使权力,这已经是经过克里斯提尼改革之后了。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时间比阿那克西曼德生活的时间要晚几十年。阿那克西曼德是米利都人,米利都虽然也是一个城邦,但是关于米利都的城邦政治结构是什么样的没有留下相关的记载,我们能够知道的是米利都城邦在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时候差不多正在与波斯人进行战争,随后米利都就被波斯人灭了。因此,说阿那克西曼德箴言对应着轮流出让权力的典型的城邦政治结构恐怕难以服人。

在读《希腊思想的起源》时,这样的牵强并不是唯一出现的地方,韦尔南不是不知道这样的错位,他其实是有意识在模糊这样的错位,他在论证理性产生的原因,尤其是哲学产生的原因时一直在秉持着雅典中心理论,认为理性精神哲学精神都是从雅典城邦的历史变化中产生的,是雅典的神奇造成了这一系列神奇,包括哲学的真正源头都是应该从雅典开始的。虽然米利都最早出现了哲学思维,但是,真正的哲学产生于雅典。这就是韦尔南的理论出发点。虽然韦尔南对于阿那克西曼德箴言进行了创造性的富有新意的解读,但是,深入分析之后我觉得韦尔南的解读有些经不住推敲。

阿那克西曼德箴言产生的背景无从考证,就像《论语》中记述孔子的很多话语无从考证一样,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从自己的思想对此进行解释也就不理解了。当然好的解释的确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思维路径或者思维视角。

像尼采和海德格尔这些大家是把箴言镶嵌在自己的思想中,目的是让箴言中的回响和他们的思想一致,借箴言说自己的思想.这是大家的能力,更是大家的权力,因为能够让箴言产生回响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箴言的思想深度超乎常人,没有思想的巨舰无法走到它的面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