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从《邵公谏弭谤》看中国古代广场和雅典广场的区别《希腊思想的起源》阅读

(2022-03-13 20:23:41)
标签:

读书

教育

文化

分类: 棚下读书

   古希腊城邦最典型特征就是把权“置于中心”,也就是放在城市中心广场。“置于中心”意味着权政治必须是经过公开讨论公开辩论的,这是Z政治的体现,任何人不能独占权,权在民。这就是古希腊尤其是雅典的广场的政治功能,也是雅典的政治现实,城邦的所有事物都必须放在广场公开论证。

  中国古代有没有广场呢?有。我们都学过一篇文章叫做《邵公谏弭谤》,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先秦诸侯国应该也是有城市广场的。

文章说厉王虐,国人谤王。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国人谤王的时候应该是聚集在一起,不是雅典那样的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也应该是集市那样的小广场,总之是聚集的地方。”谤“就是诽谤,议论,批评,指责,发泄不满。这让历王很不满,于是决定谁要是诽谤就杀了谁,吓得国人见面甚至不敢说话了,在路上碰见,只能用眼光打招呼,嘴被紧紧封住了。这才有卲公最著名的一段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成为后来劝谏统治者的名言。

当然那个历王根本不听卲公的劝告,继续采取高压政策,最后被国人赶跑了,丢掉了王位。

说起广场其实还有一篇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大家也比较熟,这篇文章中的齐王听取了邹忌的意见,虚心纳谏,最后实现大治。

王曰: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文章中的“能谤讥于市朝”,一般都把“市朝”翻译成公共场所,也就是一般的城市广场。

作为都城有广场并不奇怪,国王进行誓师啊,阅兵啊也是需要的。只不过政治形式不同,广场的设置、广场的功能具有很大的差异。古希腊的广场是整个城邦的中心,城市其他的建筑呈几何形状围绕广场等距离分布。这里面放置着城邦的政治,放置着城邦的权,放置着城邦的法律,因为所有的城邦事物都必须放在广场。古希腊的思想包括科学研究都必须放在广场成为公共的东西,也就是必须公开出来,通过公开演讲通过公开论辩为所有民熟知才行。所有的演讲论辩都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的。这就与先秦诸侯国的广场政治区别开来了。《邵公谏弭谤》就不用说了,“道路以目”说明了一切。即使是《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广开言路的齐王也不过是高高在上地纳了谏而已,这里面有多少粉饰多少编造且不说,齐王还是在深宫高院里,他所听到的意见不过是下属传递进来的意见。深宫高院那才是真正的权所在,权怎么会放在广场,怎么会“置于中间”,怎么会允许自由论辩?

不管是“防”还是“纳谏”都是在上者说了算,让说和不让说权不在于说的人。古希腊城邦政治说是每个民的权,城邦政治要求所有人必须公开说,这不仅是民的权更是民的义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