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室开班仪式上想到的

(2022-11-11 17:36:28)

工作室开班仪式上想到的

    那天的开班仪式,师父讲到的工作室带给她的影响,让我记忆深刻。

特别是师父将这份影响娓娓道来。由《我的叔叔于勒》这样一堂课的变化,讲出来的时候,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和无限向往。敬佩师父对于教学设计的打磨,是穿越岁月的坚持;向往的是期待着自己也能够有这样的初心和坚持,能够在往后的教学中,有这样的体验和收获。

虽然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并没有完全依赖于教参和前人的经验,却也常常懈怠,不曾有新的设计和想法,一堂课也就这样像上一堂课一样,过去了。师父讲到“文本解读能力是老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师对文本真实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真实解读”。我就在思考,自己的日常教学中确实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自己对于文本解读的不够深入,或者说没有自己阅读的真实收获和体验,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当老师本人觉得索然无味的时候,那当然没有办法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有真实的感知和体会,那么上课就成了走流程,也就失去了语文课应该有的“语文味”了。

    我能够体会到,对文本的解读绝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以前会觉得课文的主旨不是很明显了吗?教参和很多课例都是这样讲的,你还能够不同的见解吗?现在的我觉得,这是需要存疑的。我们没有办法斩钉截铁地说,一定没有。再多读几遍,在不同的情境下多读几遍,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作为灵感的触发点,说不定就会有了新的思考和心得设计方案,绝对不能够想当然耳地默认一篇经典文本不能够自己的新思考。这个学期刚刚讲到的《秋天的怀念》,就让我有所体会,跟三年前的认知和思考就有新的方式,这种感觉是会人感到欣喜和富有成就感的。

   “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的精彩”。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我的注意力的的确确是在自己身上,完全没有办法观察和了解学生,不能够及时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节自己上课的节奏。如今,这样的情况已经大为改善,我试图将自己的注意放到学生身上,聆听他们的语言,观察他们的表情,并且必要时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课程的设计环节。试图引导学生更多地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观点和困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要更加谦卑和努力,像师傅叮嘱的那样“做一个真诚的学习者,做一个有温度的语文老师,做一个仰望着星空、脚踏着实地的教育者”。

王俨

20221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