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示范引领,润物无声(李嫡)

(2021-05-23 20:22:14)
分类: 心得感悟

示范引领,润物无声

2021年5月12日至13日,和工作室成员来到海南文昌中学,第一次现场观摩那么多名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一线教师的课,让我收获满满。

一、落实语文素养

程翔老师在“聚焦统编教材,落实语文素养”的报告中讲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非是并列的关系,语言是基础,思维、文化和审美都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他的一席话使我醍醐灌顶,作为一名入职不到五年的语文教师,我是感到惭愧的,平时的教学中大多理不清语言、思维、文化和审美的关系,一味追求创新而导致忽视语言。特别是在听完肖培东老师所授的《老山界》一课后,更深有体会。肖老师的课生动且自然,整堂课虽然只有一张带有课文插图的ppt,但课堂容量却较为充实。通过带领学生反复品读语言来走进文本,特别是加语气词“嘿”“哇”让学生在品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还记得自己在教授《老山界》这篇课文时,虽然也有带领学生品读语言,但好像仅仅只是浮于表面,对于主旋律现代文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老师直接讲出,而不是由学生自己理解体会出来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今后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进一步聚焦语言,强化学生对语言的品读,并且注重学生的表达,学会及时的追问和点拨。始终朝着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目标而奋斗。

二、聚焦群文阅读

这次大会讨论最多的一点是群文阅读,针对现在群文阅读盖过单篇阅读的教学现象,程翔老师表示:“群文阅读在某种情况下忽略了单篇阅读,假如没有单篇阅读,是没有办法开展好群文阅读的。所以,要注重好语文学科的本质建设。群文阅读,学生思维应该是朝着高阶发展。”

在听完两天的课以及名师的点评后,我对群文阅读文本的选择,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例,要不要进行等一连串问题也有了一点认识。

首先,群文阅读文章整合在一起,要有依托。张彬彬老师所带来的“变与不变说人物——《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群文探究课中,以三篇作品中人物的变与不变做依托。孙秋备老师所教授的《唐诗三首》以“悲悯情怀”为依托,将《卖炭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三首诗进行整合,教学生运用“矛盾分析法”解读诗歌,体悟诗人情感。

其次,在群文阅读,大单元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始终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所占比例不能太大,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单篇阅读。最后,群文阅读应该是在几篇课文上完之后再来进行整合,如果这些课文都还没有上,直接拿来整合,那么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就是雾里探花。

三、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两天的课中,无论是名师还是参赛教师,他们的教学设计都紧扣文本,且设计整体科学合理,各环节清晰。

王惠老师教授的《情往兴来,如赠似答——从<古都的秋>等散文名篇中的“树”说起》一课中。聚焦《古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中的三棵“树”,从“文本中的树”“自然中的树”“生命中的树”角度展开,将“言”“象”“意”三者巧妙结合,以文化人。汤成慧老师教授的《理解——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以2020年海南与山东的文学类文为例,巧妙设问,带领学生细读文本,深入挖掘两篇文章的人文意蕴。裴勇老师所教授的《桃花源记》一文,通过“赏桃源之美”“悟陶公之美”“探玄幻之妙”“省当今桃源”四个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带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与现实桃源、心中桃源共徘徊。

这些都需要教师对所教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并且把握得准确恰当。文本解读水平高的教师,对文本解读能做到“正确、深度、有创意“,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所要传递的信息。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提高文本解读能力上下功夫。

四、注重教学形式多元化

回顾这这一堂堂精彩的课,每位教师教学风格迥异,教学形式多样。赵雪莲教授的《移廉州由澄迈渡海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一课,赵老师充分发挥个人对吟诵的研究与专长,带领学生一遍遍轻吟浅唱,探寻吟诵在停顿、发声和表情达意等角度的一般规律。黄友芹老师所教授的《带上她的眼睛》,巧设情境,通过做海报,择背景,选C位、创作宣传语等环节,为学生打开科幻小说之门。李燕童老师所教授的《红星照耀中国》红色经典名著阅读课中,也巧设情境,让学生与名著深层碰撞,让革命精神照亮课堂和学生心灵。谭嘉慧老师以《土地的誓言》《灯笼》为范本,向课文学写作、向作者学技巧、向老师学写作,发现和学习文本的意象组合之美,让学生现场写就美文美篇,特别是在“慧语对诗”环节,教师巧妙地通过配乐朗诵来调动课堂的氛围,大大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徐阳老师的诵读课《金色花》《荷叶 母亲》美感十足,她带领学生于美读中感诗意,在对比中见真情。

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有助于教师保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气氛,调动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要巧妙设计,力所能及调动学生听、说、读、写、思考的能力,并且不同环节有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可操作性要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本次学习,使我认真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今后,定脚踏实地,潜心于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与反思中不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