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踏实实读名著,认认真真导经典——听徐杰老师《城南旧事》导读课有感

(2017-10-24 16:03:43)
分类: 心得感悟

踏踏实实读名著,认认真真导经典

                                  ——听徐杰老师《城南旧事》导读课有感

                                                         史万红

2009年版的苏教版教材每册书推荐一部名著,六册书共推荐六本名著,分别为《汤姆索亚历险记》、《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水浒传》、《格列夫游记》。

老老实实地说,作为教师,我认认真真读过《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夫游记》和《朝花夕拾》。《水浒传》《西游记》看过电视剧,自己也有这两本书的原著,但是因为看过电视剧,对于故事情节比较熟悉,对于人物形象,也有了粗浅的认识,但是只是认真读了课本中出现的精读章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只是粗略翻阅了解了故事情节。

1016号晚上,听了徐杰老师导读《城南旧事》,首先感受到的是徐杰老师对《城南旧事》非常熟悉。再听周丽蓉老师介绍,徐杰老师来昆明还要上一节《西游记》的导读课,直到今天下午徐老师依旧在认真地读着读过好几遍的《西游记》。顿觉汗颜!作为教师,我读名著尚且如此,那么学生呢?在六本名著中,因为《汤姆索亚历险记》和《格列夫游记》比较贴切学生生活,也非常有趣,学生会认真阅读,《朝花夕拾》中有部分内容学生很感兴趣,会饶有兴趣地去阅读,但是有些部分,例如《狗·猫·鼠》、《无常》、《琐记》,学生就很不爱读,可能就会忽略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为内容枯燥,与学生生活隔离的时代久远,且又是外国著作,学生是在老师逼迫下阅读的,真正阅读与否,单凭一份读书笔记是无法检验的。《水浒传》,男生较为感兴趣,但是因为语言是文言文,学生读起来仍然有一定的障碍,真正读完《水浒传》的,少之又少。《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内容妇孺皆知,但是读完《西游记》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一则语言难懂,二则篇幅巨大,读完非常困难。这样看来,六本名著本不算多,但是真正读完6部名著的学生,不会太多。从2017年开始,开始在范围内推广部编本语文教材,每册书推荐两本名著,自主阅读推荐书目有四本,这样看来,每册书目共有六本,六册书共有36本,如果真正阅读下来,学生的阅读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每本书只是忽略掉,或者粗粗读过,这么看来损失可谓不小。面对部编本教材如何使用名著推荐,徐杰老师作为“全国阅读推广人”给了我们良好的示范,首先老师就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读书,一遍两遍反反复复地读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老师,要首先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去读书,用实际行动去影响感染身边的学生。读书,没有捷径。抛弃喜好,摒弃好恶,踏踏实实读书,别无他法,这是徐杰老师给我的最大启示。

近五年昆明市中考试题对名著的考察多限于对名著内容的考察(2013年、20162017年中考中分别考察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夫游记》和《朝花夕拾》),但是学生得分率非常低,也就是说,学生的阅读状况堪忧。但是,这里有没有老师的责任?听了 徐杰老师的《城南旧事》导读课,由衷的佩服之余,有的是深深的自责之情。

名著导读课,我上的非常粗糙。首先用读书笔记的形式来检阅是否读书,然后进行读书交流,再根据课本中的提示,对精读篇目进行精读分析,回答课后问题。好像,我的导读课就没有什么更多更深入的内容了。

《城南旧事》,就篇幅来说,不长。但是徐杰老师却用了五节课来进行导读,细致而有方法。首先用“听读猜想”来激起学生兴趣,特别是“猜”这一环节,设置的非常巧妙而有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兰姨娘》这一部分,中间有一句话是“我想哭,也想笑,不知什么滋味”,徐杰老师设置的“猜”是:猜猜“我”的心理,这一问题能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理,猜测之后,非常想去探探究竟。导读二,徐老师设计的是给《惠安馆》五个章节取小标题。徐老师说,这是锻炼学生快速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接着徐老师让学生寻找本文中出现的“巧合”,让学生明白作者讲故事的方法。徐老师说,读名著,不是要学生记住一个故事,还要学习的是写故事的方法。就我们昆明市的中考试题的考察来看,我们的名著阅读还仅仅限于浅层次的记住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而徐老师关注的,则是写作方式。在这里,读名著不仅仅是阅读,也是学习写作。我现在渐渐明白,徐老师为什么舍得花这么多时间在一本并不厚的《城南旧事》上。正如在后面的讲座上所说,语文课还是有很多自由度的,徐老师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想种茄子种茄子,想种玉米种玉米。”在自己的阅读课上,徐老师上的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导读三,进行的是《我们看海去》中的巧合,导读四,徐老师设置的是试着分别用爸爸、妈妈、徳先叔、兰姨娘的口吻来讲讲《兰姨娘》这个故事,然后体会情感态度有没有变化。导读五,徐老师让学生关注的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来分析哪个题目更好。徐杰老师用了长长的五节课来细致地从内容和方法几个角度来进行激趣导读,让学生细致地品读了一本文学名著,学生获益匪浅。

徐杰老师踏实阅读,巧妙设置,不仅关注内容,也关注写法,不仅关注全局,也关注局部。他对于导读课的精心设计,让人震撼不已。就篇幅和体裁来说,《朝花夕拾》这部名著,可以参考徐杰老师《城南旧事》方法。如果读文言小说,例如《西游记》和《水浒传》,该如何导读,是我所应该思考的,也期待徐杰老师能给我们以引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