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减少错别字的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修改后)
(2017-12-11 20:47:12)
标签:
教育小课题 |
编号:
武安市教育科学规划“教师个人课题”
开 题 报 告
课题名称 小学低年级语文减少错别字的教学策略研究
姓
所教学科
新浪博客
单
一、开题报告内容(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一)课题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界定清楚、真实可信、表述严谨) 1.1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并且学好汉字是学习和运用其他学科的基础,十分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简化了识字教学的要求,对于低年级提倡“多认少写”策略,目的在于提高识字效率,使学生尽可能早地进入阅读阶段。在识字教学中“多认少写”策略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认识了更多的汉字,便于阅读,扩大了阅读量。但教学中发现:学生大量“认识”的字一般都停留在记忆的泛化阶段,尚未建立义、音、形的心理联系。随着阅读和写话教学的深入,“多认”带来的识字数量的增加,反而造成了一些阅读误区和写话中错别字现象的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读写兴趣和读写质量。所以在日常教学中,错别字现象预防和纠正是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错误一旦产生,影响往往短时期内难以消除,周而复始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小学生写字过程中错误形成的原因、类别的研究和分析,从汉字本身规律着眼,积极寻找预防错别字产生的方法,改变原有的单一、填鸭、重复书写的教学理念,探索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力求减少学生错别字的产生,提高学生汉字书写的规范性和正确率,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在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1.3核心概念的界定: “小学低年级”,指的是小学一、二年级。处于这个学段的学生,天真浪漫,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活动的依赖性较强,尤为依赖老师。学生的学习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
||
课题研究目标、任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调查低年级学生错别字的常见类型、形成原因,寻找减少"错别字"发生的有效教学策略。
2.2研究内容: 1.小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类型。通过观察等方式,了解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的类型有哪些,并进行归类总结,为以后制定相应的对策提供依据及基础。 2.了解小学生这一阶段的认知、意识及情感等心理特点,分析他们容易出现错别字的原因,以便根据这些特点制定他们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构建一种适合低年级学生兴趣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教学模式。 3.制定纠正错别字现象的对策,以减少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别字现象,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为中高年级的阅读、写作打好基础。 4.通过长期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高。 2.3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此方法了解学生易出现的错别字类型主要有哪些。 2.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书籍,了解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认知等心理特点,以便制定适合他们的相应的措施。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和查阅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教学资料,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3.行动研究法:根据所分析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观察效果,并根据效果做出相应的转变。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和实施情况记录。注意及时发现的问题,不断分析、及时改进,总结各种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使之系统化、科学化。
|
||
(三)研究过程和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7年 1.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2.立项的相关调查研究、论证研究、落实课题。 3.制定实验方案。 4.进行前测,统计结果,了解学生作业中写错别字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6月) 1.以一、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验,分项落实实验研究内容。
2.收集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初步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调整实验方案保证下阶段实验顺利进行。
三、研究总结阶段(2018年7月——2018年8月) 1.对本课题资料整理、总结。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
|
||
(四)预期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
||
时间(月) |
任务名称 |
成果类型 |
2017.12 |
制定研究方案 |
研究方案 |
2018.1 |
理论学习 |
读书心得 |
2018.2 |
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 |
问卷分析 |
2018.3 |
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 |
2018.4 |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
2018.5 |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
教学叙事 |
2018.6 |
记录教学体会和反思 |
教学日志 |
2018.7 |
设计并录制课堂教学实录 |
教学视频 |
2018.8 |
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
研究报告 |
|
|
|
|
二、课题开题结论(地方不够可以附加纸张)
填写内容:专家对开题课题论证意见及建议。
|
三、开题论证专家数据表
参 加 开 题 论 证 人 员 |
姓 |
职称、职务 |
工 |
签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市属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盖章
年
|
注:将开题报告送交一份至各县(市、区)教育科学规划办或市属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