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绿意-2018
绿意-201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8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低年级语文减少错别字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2017-11-15 14:29:22)
标签:

小课题

教育

分类: 教学叙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教学实践的需要。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汉字”,第一学段的学生能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作业及考试检测发现:低段学生书写错别字的现象较多,且易错字较为集中。如果能总结出学生书写易错字的规律,分析成因并研究相应的教学对策,就能有效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准确率,提升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进而为学生语文整体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有鉴于此项研究目前不够全面、详实、系统,从学生发展和教学实践考虑,我决定研究这一课题。

2.汉字是形、声、义为一体的表意文字,多音字、形近字较多,结构复杂,确有难学难教的一面。如何正视这一问题,科学分析汉字难学难教的原因,降低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比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责任之使然。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作为中国人正确书写汉字,不但是个人文化修养的表现,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石。而目前小学生书写错别字现象较多,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引起教师、学生对错别字的重视,积极促使有效教、认真学成为识字写字教学的主流。

2.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写字教学效率,降低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比率,引导学生书写规范汉字。

3.学好汉语是中化文化传承的需要,正确、规范地使用汉语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

“错字”指写得不正确的字,即“本无其字而写之”。在本课题研究中,研究者将错字划分为三大类:错字、别字、不规范字。本课题以武安市富强学校二年级五班学生及部编本二年级语文课本生字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二年级语文课本中学生容易写得不正确的字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寻找相应的教学对策,以减少学生书写错字的现象,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

三、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哪些字容易写错?学生写错字的类型有哪些?

2.学生写错字的成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3.相应的教学对策。

四、解决问题的途径:

1.学生上课时当堂书写情况分析。

2.课后作业及考试检测总结分析。

3.个别学生个案追踪记录与分析。

4.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学生访谈。

5.举行汉字书写比赛。

五、主要研究方法:

以语文课堂教学为研究主阵地,以中低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学科特点和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探索儿童长期识记文字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讲究科学性,注意认真观察、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1.调查法:通过此方法了解学生易出现的错别字类型主要有哪些。

2.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书籍,了解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认知等心理特点,以便制定适合他们的相应的措施。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和查阅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教学资料,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3.案例研究法:从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找出典型的研究对象,建立个案记录表,进行全程的详细跟踪记录,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4.行动研究法:根据所分析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观察效果,并根据效果做出相应的转变。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和实施情况记录。注意及时发现的问题,不断分析、及时改进,总结各种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使之系统化、科学化。

六、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7年 9月----2017年11月)

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进行理论学习,资料搜集整理,申报课题。

具体安排:

①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制定基本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意义、方法、步骤等。

②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查寻相关理论书籍、论文,了解学生识字写字情况,确定个案研究名单等。

③前期动员,调动学生及家长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为后期的调查研究做准备。

④利用假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阅读《小课题研究:教师专业成长新载体》、《说文解字》、《规范汉字大学堂》等相关书籍。汇总归纳前期资料并做初步分类。

2.实施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6月)

以教学实践为依托,采用多种方法发现搜集学生易错字,探究其成因,寻求相应的教学策略。及时记录并整理教学实践中的发现、体会、收获,按时上传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

具体安排:

①以学生作业、听写、检测等为主要资料来源,每月进行一次错字书写情况的汇总分析。

②根据教学实践及资料汇总情况从学生书写和识字写字教学两方面分析研究学生书写易错字的现象、规律、成因及对策,做详细记录。

③根据上、中、下三个层次各选二名学生作为个案跟踪对象,详细记录其识字写字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教学对策,对比学生前后情况,从纵横两面汇总分析。

④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兴趣、良好的写字习惯及纠错改错的习惯。

⑤开展写字比赛活动,收集不同层次学生写字作品,检测研究对策的教学效果。

⑥按时撰写并上传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教育叙事、教学视频、学生作品等。

3.研究总结阶段(2018年7月——2018年8月)

①对本课题资料整理、总结。

②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或论文。

具体安排:

①对上一阶段的研究结果汇总分析,并将研究结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将其不断完善,形成初步的结论性报告。

②对前期研究成果进一步实践,并进行分析测评,进一步完善教学对策。

③整理前期所有研究资料,完善研究成果。

④完成结题报告,提请验收。

七、预期研究成果:

1.相关易错字归类整理。

2.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降低出错率。

呈现方式:

课题研究成果将以学生案例分析、学生作品、教育叙事、教学论文、结题报告等形式呈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