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可爱的蜗牛》
(2018-05-03 12:17:04)一、教学内容:小班科学活动《可爱的蜗牛》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准备
在种植植物的盆中放入蜗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初步体验当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问答法等。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
幼儿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导入,自然角的植物盆中投放蜗牛。 1.集体观察蜗牛,引导幼儿主动去观察蜗牛的活动,在观察中了解蜗牛。 |
幼儿观察蜗牛。 |
通过直观形象,引导幼儿观察蜗牛。 |
二、活动展开 1.引导幼儿分不同的时间去观察蜗牛的活动。 师:“盆子里有许多可爱的小蜗牛,我们可以看一看。”让幼儿在各个时段去观察,讨论。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让孩子自由观察,几个人一起观察,或独自一个人观察。幼儿的想象力丰富,把观察到的想象成许多不同的情况。 2.讨论各自的想法。 观察后,师:你们看了小蜗牛,小蜗牛在干什么呀?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幼儿甲:小蜗牛变成了蜗牛爷爷,本来是小蜗牛,因为它的触角变得长长的,它就成了蜗牛爷爷,蜗牛爷爷长胡子了。” 幼儿乙:“蜗牛有背壳。” 幼儿丙:“蜗牛喜欢爬来爬去的。” 幼儿丁:“有的蜗牛有背壳,有的蜗牛没有背壳。” “蜗牛的背壳很漂亮。” “蜗牛的背壳可以当当雨伞,淋不到雨的。” “没有背壳的蜗牛是小蜗牛,有背壳的蜗牛是大蜗牛。” 3.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分时段进行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 幼儿甲在观察中,想到:“小蜗牛喜欢听小朋友唱歌。” 幼儿乙还念了两句儿歌:小青蛙呱呱呱,小蜗牛慢慢爬。” 幼儿丙观察到蜗牛钻到泥土里,边说:“小蜗牛在外面太冷了,到泥土里休息一下。” 幼儿丁说:“蜗牛也喜欢喝水,喝干静的水。” |
幼儿观察交流。
幼儿讨论。
幼儿体验微笑并送微笑。 |
通过观察交流了解蜗牛。
在讨论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在实际体验中,幼儿感受微笑带给自己和别人的快乐。 |
三、教师小结。 教师小结:小朋友在观察小蜗牛,和小蜗牛成了好朋友。 |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总结。 |
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