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正确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基础理念篇第四节)
(2017-12-13 08:56:04)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
邱学青
幼儿园里的游戏被界定了不同的功能,被肢解到不同的地方,这使得有些地方的游戏与非游戏之间的界线过于分明,而在有些活动的内部明明存在着幼儿游戏的因素,但在成人的眼睛里却不是游戏。
一、对幼儿园游戏理解的误区
1、 游戏内涵狭小
把游戏仅理解为自由游戏,其目的就是让幼儿自己随便玩玩。
2、 游戏功能定向片面
游戏是休息、闲暇,游戏中幼儿学不到知识。游戏只能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是一种调味品。这是对游戏的功能认识不足。
3、 游戏教育功能缺失
过去我们一般是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时间来划分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这只是考虑了每一段时间应该做什么,而没有考虑到这些时间段里活动的内容及其性质,认为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是两类性质不同的活动。使得幼儿园游戏活动时间段里的游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而把其它活动时间段活动的游戏因素给异化了。
二、对基本活动理解的误区
1、 “游戏”与“游戏活动”混用
2、 以游戏活动代替其他活动
3、 以自由玩耍代替活动内容
三、以游戏精神贯穿一日生活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说幼儿园所开展的活动本质上应该是具有游戏的性质。这里尤其强调说明幼儿园追求的是“游戏”的轻松愉悦的成分、游戏性的精神,因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启蒙时期,主要的目的是为萌发幼儿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兴趣,应把这种启蒙教育当作一种愉快的体验,而不是当作一件严肃的事情来做。
1、 游戏是一种精神
游戏其实是独立于从事游戏的人的意识而存在,游戏超越游戏者而成为主宰。游戏是一种主动性过程,它吸引游戏者进入它的领域中,并使游戏者充满了游戏的精神。游戏给参与游戏的人提出了任务,要求游戏者带着任务去游戏。
2、 游戏活动是一种表现活动
游戏本身是真正的主体,一切游戏活动都是一种被游戏过程,它是游戏者投入游戏、进行游戏的过程。
3、 整体关注幼儿的生活环境和经验
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方面,幼儿园绝大部分时间要以游戏性活动为主,这是对活动的趣味性和操作性的强调。空间环境的创设要体现游戏性,同时要能反映幼儿近期的经验及幼儿关注的热点话题,这是对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地强调。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精神,就是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注重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如果我们把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比喻为一个组织形式的话,从幼儿的流动性开看,幼儿园传统教学活动就是一种有序的组织;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活动而言,游戏性活动就是一种无序组织。游戏性活动产生了人员流动的无序,这种无序导致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相遇,也导致了矛盾和纠纷的产生,从而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的互动,在解决矛盾和纠纷等问题的过程中,游戏者以自己的方式来实现了自我表现的过程,使游戏活动达到了一个新的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