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

(2017-09-18 16:20:25)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题

编号

SDB201303224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

 

申 报 表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wbr>《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课题名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wbr>《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课题负责人   张薇薇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wbr>《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小学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wbr>《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填表日期  20133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总课题组

201211

 

 

一、基本情况

子课题名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负责人姓名

张薇薇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197012

行政职务

教务主任

专业职务

小学一级教师

学历

本科

研究专长

综合实践课程

工作单位

山东滨州市滨城区第三小学学

联系电话

18554325839

通讯地址

滨州市滨城区黄河五路536

邮政编码

256600

电子信箱

bczhangww@163.com

主要参加者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

职称

学历

工作单位

李彩蕾

1977.4

教科室副主任

小学一级

本科

滨州市滨城区第三小学

杨新军

1974.11

教务副主任

小学二级

本科

滨州市滨城区第三小学

司志慧

1978.11

教师

小学二级

本科

滨州市滨城区第三小学

孝聪

1985.5

教师

小学二级

本科

滨州市滨城区第三小学

王新静

1979.7

教师

小学二级

本科

滨州市滨城区第三小学

预期的主要成果

BC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工具书E、其它

经费来源及数额

自筹经费

预期完成时间

20159

二、课题论证                       

1、对申请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现代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渗透课堂,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14年我有幸参与了滨城区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视导活动,负责考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近几年,也参加了各级别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质课评选及教学能手评选,观摩课堂教学近300节。在听课过程中,发现指导教师都能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自己的教学活动,对活动目标的达成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是有很多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这门课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最大作用这些问题还不是很清楚。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指导时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教师只是为了运用而运用,到底效果如何,不去深入思考,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我也不断进行思考,反思自己及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深入讨论交流,认为应该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这些问题,从而解决老师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困惑,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益。

本课题的研究,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何高效、科学的运用信息技术提供典型案例,提供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的共性经验,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成功模式。为目前我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中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有效地整合提供经验。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育能力,积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经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广实施做好师资准备。

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在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高效应用,使得真实的教学素材既丰富多彩又生动形象,更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感性替代经验和自由驰骋的广阔发展空间。教师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也在日益增强。

 

2、对申报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本课题研究采用“以课题研究带动课程建设,依托活动的开展实施课题研究”的研究思路,以此达到研究目标。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以行动研究为主,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然后在反思中改进,循环反复,以此实现研究的目标。同时辅之于经验总结、课例研究、调查分析等。课题将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共同组成,广泛吸收学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参与,以保证研究成果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

(一)理论学习

1.加强自学。课题组成员利用学校图书馆、书店、网络等多种渠道,只要与课题有关的国内外信息资料都要认真阅读,记录笔记,细心揣摩领会,从理论上对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以充足的认知、领会、感悟、实践、总结、反思,把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课题研究之中。

2.组织培训。学校采用同步培训的策略,搜集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料,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培训,共同讨论如何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信息技术教研组定期对教师进行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培训,学习其他学校的课题研究成果,同时邀请专家来我校进行专题指导;定期组织理论学习与实践交流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加强校际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派教师到先进地区学习培训。

(二)课例研究

以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为突破口,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具体措施:一是要求教师认真设计活动指导方案,在此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何种信息技术手段,如何运用,在授课的什么时机运用等;二是鼓励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三是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级的研讨活动和竞赛活动,校领导和课题组长要加强平时的检查指导工作,经常听取学生的意见,切实开展一课一评,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对申报课题实施步骤设计和保障条件的论证

子课题的实施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34月——20136月)

1)成立研究机构,确定研究方案。(20144月——20146月)

了解课题研究背景,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有关理论、论著,搜集国内外与本研究相近的文献及他人的研究成果。

调查研究,写出本课题的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确立子课题,明确研究思路,拟定实验方案。

2)组建课题队伍(20136月——20149月)

根据本课题研究特点及本地学科分布情况,确定课题组成员,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开展培训活动。

(二)实施研究阶段(20149月——20156月)

方案组织实施,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改进研究与实验工作。

1.进行师生问卷调查,了解信息技术在辅助活动指导方面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等各方面情况。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

2.对活动指导教师现阶段信息技术水平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3.形成阶段性成果,并注意对阶段性成果的运用和推广。

(三)总结阶段(20156月——201510月)

1.进行实验成果梳理及子课题结题工作。

2.完成实验学校课题研究报告。

3.成果展示。(研究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实录分析)。

4.编纂课题成果集。

5.申请结题鉴定。

保障条件:

我校实验教师树立了新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荣誉意识,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科研,努力完善自我,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从物质和精神上都给予教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所有这些为我们顺利实施课题研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平时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总结与反思,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并有多篇论文在国家、市区级刊物发表,这些成果将有力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今后,我们会以“理论学习先行,实践探究为重,反思整改同步”为基本方法,让教师和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共同健康成长!

硬件保障:1.学校有专门的微机室,可以供学生上网查找资料。2.学校每间教室都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各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保障。3.学校有专门的多媒体设备及录播教师,可以供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多媒体展示及教师观课与磨课。4.学校有照相机、摄影机等设备,可以给学生提供采集图片或者影像资料的工具。

软件保障:1.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大力支持,将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2.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研室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其中两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一位教师为省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能手,三位老师分别参加省、市、区级优质课评选,均获得优异的成绩,这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师资支持;3.学校在3-6年级专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有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更有信息管理员对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培训,这为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高效运用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上级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学校各项保障措施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相信我们的课题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和成果。

 

 

三、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通过潜心研究,使课题组各成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得到了更新,对怎样高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通过研究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明显改善,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实践能力得到转变。

2.通过研究实践,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不断提升,逐渐改善课堂中过度运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不良现象。

 

四、最终研究成果

成果形式:1.课题成果报告一份;2.课例的光碟;3.论文

4.教师的教学反思  5.教学设计

 

通过研究探索,总结出能最大程度提升信息技术在辅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策略,以此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将科学的教学模式在学校课堂中加以实践应用,并报请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进行实验推广,以培养出能力卓越的学生,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推陈出新革。

1.通过这种新的教学策略在实际中的使用,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

2.报请教育行政部门在当地进行实验推广,以培养出能力卓越的学生,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推陈出新。

五、申报课题所在单位意见

                                  

课题所在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签名;

 

同意申报,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

 

 

单位盖章(或主管部门签署意见、盖章)

 

 

201334

六、总课题组意见

 

名:

 

 

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