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018-05-28 08:15:05)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9页例3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和方法。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 
       2、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题意,熟悉并掌握分数的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分析题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教师:同学们都喝过牛奶吧,瞧,乐乐也喜欢喝牛奶。 教师呈现乐乐喝牛奶的多媒体图片,介绍牛奶的营养价值。
教师:乐乐在喝牛奶的时候遇到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出示问题: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他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二) 探究新知
1、 收集信息,理解问题。
教师:同学们,请仔细读题,你能从题目中提炼出什么信息?
学生1:乐乐一共喝了两次牛奶,第一次喝了兑水后的 ()  杯。 ()    杯,第二次喝了()
学生2: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比第一次少。
学生3:第二次喝的纯牛奶可能是杯。
学生4:问题是: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可以用第一次加上第二次来解答。
教师:到底第二次喝了多少纯牛奶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2、 探索交流,分析与解答。
演一演,画一画。
1.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给每人提供一张长方形的纸来表示这杯纯牛奶,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2. 学生组内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搜集学生资源,为下一环节的集体研讨做准备。)
3. 组织研讨。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第二次喝的纯牛奶是杯,水是()一共喝的纯牛奶是() 杯。
3、 回顾与反思。 
教师:我们利用画图法得出的结论到底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验?
学生:可以从剩下的半杯兑过水的奶考虑:剩下的杯中有一半的纯奶和一半的水,所以剩下的纯奶是杯纯牛奶是正确的。
教师:解决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杯,所以喝了学生:每次喝的半杯中都是剩下纯牛奶的一半,第一次喝的是整杯纯牛奶的一半,第二次喝的是剩下半杯纯牛奶的一半。) 教师:关键步骤利用了什么知识?  学生:分数的意义、分数加减法、画图法等知识。
4、巩固练习
① 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       又喝了半杯,觉得还是有些凉,就又兑满了热水。又喝了半       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借助画图法,和推理法思考。 )
②一杯纯牛奶,乐乐喝了五分之一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      水。又喝了半杯,就出去玩了。他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