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之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部分)
(2022-05-31 09:36:56)教学目标
1.从具体词句中,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2.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3.领会作者描写事物特点时使用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理解“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描写事物特点时使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人
2.还记得本课中反复出现的一句是什么吗?(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还记得吗?(牛群吃草,骏马飞驰,动物赏景,牧场寂静)
过渡:你的记性可真好!这一个个画面令人印象深刻。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牧场之国的美丽风景吧!
二、品读课文
1.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个画面(课文第2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
过渡:让我们先到成群的花牛中间去看看吧。哪位同学来为我们分享你喜欢的句子?
3.交流第2自然段。
(1)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学生交流感悟。
这些色彩使美丽的画卷立刻呈现在读者眼前。这么美的画面,请你来读一读吧!
过渡: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流连忘返。还有哪位同学为大家分享下你喜欢的句子?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学生交流感悟。
“专注”指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看——牛无论是吃草还是站立,都好像在欣赏着草原的美景。
指导朗读。这样的状态可真?(安静祥和)请你来读好它。
过渡:这么美的景色应该让大家都看到,谁再来分享?
(3)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
学生说一说看到的画面。从这句话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体会拟人、比喻的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牛犊的状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指导朗读。这样的状态,请你来读好它。
过渡:美的事物值得分享。还有想与大家分享的吗?
(4)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
请你来读好这句话!
(5)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
学生说一说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碧绿的草原比作丝绒,说明了草地非常柔软。“极目远眺”“全是”让读者感受到草原的辽阔无垠,与黑白两色的花牛组成的画面唯美、和谐、灵动。
补充资料:荷兰国土面积约三分之一是牧场
指导朗读。这么美的画面,请你来读一读吧!
(6)这一句句有没的语言组成了第一幅图,所以作者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小结:这时的荷兰已成为了奶牛的天堂,群牛在这一望无垠的草地上吃着草,可真?(悠闲)所以,此时真正的荷兰是?(悠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