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榆臻: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小学|多彩冬至活动,传承优秀文化

标签:
正安特色办学 |
在2024年12月21日冬至这个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正安县和溪镇杉木坪小学开展了系列丰富多彩的冬至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知识讲述

大课间,全校学生齐聚操场,认真聆听了老师讲解冬至的起源、节气三候以及民间习俗。冬至过节的传统习俗源远流长,始于汉代,盛于唐宋,一直延续至今。冬至三候,大自然在这里展示了奇妙变化:蚯蚓在地下被冻得僵如绳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山中泉水开始流动且温热,地下井水冒出热气。民间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一天有宰羊、吃饺子等习俗。“捏冻耳朵”即饺子的由来,仿佛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古人的智慧与生活的温度。
制作手抄报
午餐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准备好画纸、彩笔、彩铅等,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手抄报的制作中。他们认真搜集资料,发挥想象,用手中笔将有关冬至的诗歌、起源、习俗、传说故事和节气三候等内容生动地呈现出来。这些手抄报,凝聚着孩子们对冬至的理解与热爱,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创作手工饺子
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在美术课堂上尽情发挥想象,用彩笔勾勒饺子的形状,用轻土捏制“饺子”,用画笔为“饺子”添上“手”和“脚”,创作出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饺子”。有的“饺子”胖嘟嘟,憨态可掬;有的“饺子”表情夸张,让人忍俊不禁。这些模样可爱的“饺子”,仿佛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诱人垂涎。
包饺子饱口福
劳动课上,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进农趣园地,体验劳动乐趣。他们挖芥菜、拔葱、掘姜、割白菜,感受辛勤劳动的馈赠。返校后,他们洗净芥菜、葱、姜、白菜后一一切碎,再切肉、绞肉、破鸡蛋,加入花椒、食盐、味精等调料拌匀。然后摊上饺子皮,放入馅料,对折捏紧饺子皮把馅包住,放入滚水的锅里煮或放进蒸饭车内蒸。热气腾腾的饺子出锅后,师生一起享受美味,体会食材从田间到餐桌美食的过程,感受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给小树穿衣
冬日寒冷,万物敛收,都在为来年成长积蓄力量。小朋友们穿上厚厚的棉服、围上温暖的围巾过冬。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深思:除人类需要保暖外,还有谁需要呢?很快,他们想到了树木也需要保暖。于是,在老师带领下,孩子们为树刷上白石灰,为树木做冬日防冻工作,亲手为树木穿上“冬衣”。
冬至律动
在充满活力的体育课上,孩子们跟随“冬至歌”和“数九歌”欢快的音乐节奏,在操场尽情起舞——手势舞。起舞的孩子们动作整齐划一。其余的孩子跳绳,有的单人跳,有的双人、多人组合。孩子们的身姿轻盈优美,为校园增添了活力与欢乐。在音乐的感染下,孩子们感受了律动的温暖和愉悦。
消寒记录
孩子们认真学习“九九消寒歌”后,了解了文字、梅花、圆圈三种常见的“九九消寒图”。不同学龄段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记录消寒过程。低年级的孩子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连成一句话,每天用心涂一笔,感受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中年级的孩子画铜钱,根据天气情况涂画,记录冬日的阴晴雨雪;高年级的孩子画梅花,每天染一瓣花瓣,期待着春天的到来。此项活动,让孩子们对寒冷的冬天以及对动植物随天气冷暖发生的变化有了形象的认识,也加深他们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此次冬至系列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冬至的传统文化内涵,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快乐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