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处处设“玄机”

(2024-01-11 17:23:39)

脂砚斋在评《红楼梦》时说:“作者具菩萨之心,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改,一字不能少”。看到此评时,认为她有些夸张。但若看完此文,或许会改变看法的。

如书中放风筝的这段描写,看似闲文散叙;但细读起来,也是暗藏机关的。

第七十回,贾宝玉同姊妹们去放风筝,探春拿来的是“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宝玉让小丫头去“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去后回来说:“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只好让她再去“把那个大螃蟹的拿来”。丫头去了,“便同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的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会,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了起来。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我们现在来分析这些风筝的寓意。我们知道,“金陵十二钗册籍”中的女子,都是“薄命司”之人,暗指她们都是“薄命”的。而美貌、聪惠、阅历丰富的薛宝琴,却不在“十二钗册籍”之中。这说明,宝琴应该是有福之人,至少她不是“薄命女子”。我们还是知道:“蝙蝠”在古人眼中是“福”的象征,古玩中有关“蝙蝠”的造型比比皆是。宝琴的风筝是“大红蝙蝠”,说明作者暗示其为有福之人;这与薛宝琴不在“十二钗册籍”之内,恰好相符。

需要说明的是:薛宝琴不但不在“十二钗正册”之内,即便是“副册”“又副册”之中,也没有薛宝琴。因为,凭薛宝琴的美貌、身份、地位、才华、阅历以及贾母对她的喜爱程度,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排在香菱和晴雯之后;而后两者分别是“副册”和“又副册”之首。所以说,薛宝琴根本就不在各档次的“十二钗册籍”之中。

探春的风筝是“大凤凰”,这与探春未来的命运恰好吻合。因为,宝玉生日宴会上,众人抽花签时,探春抽的就是“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并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众人也笑说:“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宝钗的风筝是“七个大雁”“七雁”谐音“凄雁”,意指“凄凉孤独之雁”。这也与宝钗未来“年青守寡”的命运相符。

晴雯放走的风筝是“大鱼”,应是暗指晴雯之美貌——“美人鱼”。后者,自古以来都是形容美女的专用名词,“大鱼风筝”自然与晴雯相合。

贾环之名,寓“坏”的意思(参见第十三题祥解),他的风筝是“螃蟹”,暗示其“横行霸道”。

至此,只差宝玉的“美人风筝”,暗指什么尚无着落,并且还是“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如果我们把宝玉放风筝和废太子胤礽联系起来,自然就豁然开朗了。

废太子胤礽被囚禁在咸安宫内,此时他唯一拥有的,就是那些和他囚禁在一起的美女——他的娇妻爱妾们。这些人和他一样都处在“囚禁”之中。他们所能达到之处,最远不过院门内,最高不过屋顶。

“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如此看来,两者恰好相合。别说是“急的头上出汗”,就算是急死了,“没有自由”的“美人风筝”也是不会飞起来的,最多也就是“房高”罢了。

看完上文后,我们似乎还要思考以下几件事情。

1)作者为什么不让晴雯同来?(若她在场,就不会有“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风筝,让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之说。因为这次放风筝,都是主子们的事,丫头们只有看的份。晴雯若来,她那“大鱼风筝”是没有机会放飞的。)

2)“那个大螃蟹风筝” 为什么偏偏是“送给了三爷”(大家都不喜欢贾环,所以不会让他同来,只好提前”拿走“了)。

3)大家来放风筝,林黛玉也在场,为什么偏偏她袖手旁观?(因为黛玉,只是“代玉”,她若放风筝,该放什么呢?不会也放“美人风筝”,且“只飞一房高”吧。关于黛玉是“代玉”之说,参见《林黛玉名字中隐藏着什么》)。

 

本文选自《解开红楼梦作者之谜》第二篇 之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