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唱起这首《红豆曲》
(2023-04-28 09:06:08)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学鉴赏 |
当我唱起这首《红豆曲》
《红豆曲》出自《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当时冯紫英请客,贾宝玉、蒋玉菡、薛蟠等赴宴,席中宝玉提议说酒令。他说要含悲、愁、喜、乐四个字,注明四字原故,还要带出女儿来,然后再唱一个新鲜时样的曲子。
宝玉的酒令是“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儿喜,对镜晨妆颜色美。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说完酒令,唱的就是这首《红豆曲》。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红豆多用来表相思,唐代王维也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美好诗句。宝玉的这首《红豆曲》表达的也是相思,思而不得的相思。
蒋勋说宝玉是《红楼梦》里的菩萨,我觉得也是。他的慈悲心肠、悲悯情怀实在令人感动。
女儿为何而悲?因为青春已大,却独守空闺。女儿为何而愁,因为觅得良人,却无法追随。女儿为何而喜,因为对镜梳妆,天生丽质难自弃。女儿为何而乐,因为秋千荡漾,身段轻盈春衫薄。女儿不像男子,可以出去聚餐游玩儿,她们的喜怒哀乐都是在宅院之中,深闺之内,顶多也就是像杜丽娘一样来一次在自家的游园。她们那么美丽,但是红颜易老。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是一件很幸运很幸运的事。遇上了却又不得不分别当然就成了很悲伤很悲伤的事。男人们可以有很多渠道去释放这种压抑的情感,女儿们则只能在空闺中独自嗟叹,嗟叹着“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春天来了,春花明媚,春柳清新,但他不在,这一切美好的春景又有什么意义呢?茶饭不思,镜里朱颜瘦。风雨黄昏,离愁在心头。愁如青山,青山隐隐;愁如绿水,绿水悠悠。哦郎君呀,你可知画楼上的我望尽天涯,抛洒红豆?
佛说人有八苦,《红豆曲》唱的是爱别离。每次唱起这首《红豆曲》,总会想起贾宝玉与林黛玉,想起牛郎与织女,想起张生与崔莺莺,想起焦仲卿与刘兰芝,想起古往今来那么多深陷情网的痴男怨女。深深爱上了一个人,当然就想和他(她)时时刻刻都在一起,哪怕是小红、司棋和尤三姐这样的小人物,也有追求爱的权利。可是司棋撞墙,尤三姐自刎,小红则直接在后四十回中被高鹗遗忘了。是遗忘了,还是这名丫鬟以及她的爱情根本就不配拥有任何结局呢?
其实小红、司棋和尤三姐相较早早守寡的李纨而言,好像还是幸福的。李纨自号“稻香老农”,早早便让自己心如古井,哪怕大家吃酒时抽到的签也是“自饮一杯”,没有一人相陪。周瑞家的中午去送宫花,先是
“隔着玻璃窗户,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然后便听到了贾琏和熙凤房内传来“一阵笑声”。两相对比之下,李纨的孤独便显得愈发沉重。那么,晚上的李纨,是如何度过她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的呢?
宝玉悲悯着所有红楼女儿,他觉得她们是上天造就的艺术品,可是艺术品往往是脆弱的,所以宝玉悲伤,宝玉无助,宝玉连出去吃酒放松时都在想女儿的悲伤愁苦,他确实是《红楼梦》里的菩萨。
太虚幻境中有一副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感情上的事,真的很难说清到底谁欠谁的。“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可话虽如此,爱上这件事,哪个当事人可以自己说了算呀。
青山隐隐,那青山知我意;流水悠悠,那流水懂我心。相思的红豆,颗颗饱满。想你的念头,久久不灭。
2023.4.19
前一篇:当我唱起这首《葬花吟》
后一篇:《红楼梦》里令人一见难忘的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