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那么一首歌之《跟往事干杯》
(2022-04-06 21:55:53)
标签:
乐评 |
分类: 总有那么一首歌 |
沉思往事立斜阳
——听《跟往事干杯》
经过了许多事,你是不是觉得累?这样的心情,我曾有过几回。也许是被人伤了心,也许是无人可了解,现在的你我想一定很疲惫。人生际遇就像酒,有的苦,有的烈。这样的滋味,你我早晚要体会。也许那伤口还流着血,也许那眼角还有泪,现在的你让我陪你喝一杯。干杯朋友,就让那一切成流水,把那往事,把那往事当作一场宿醉。明日的酒杯,莫再要装着昨天的伤悲,请与我举起杯,跟往事干杯。
《跟往事干杯》由长渕刚作曲、陈桂珠作词,收录于忧郁王子姜育恒同名专辑《跟往事干杯》中。二十年前,我就很喜欢这首歌,觉得它很有故事感。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已是不惑之年,更加喜欢这首歌。于是想:人所欣赏的一切,大概都是自己内心的风景。欣赏的程度越重,那风景也便越清晰。
歌曲用“我”对“你”说这种形式探讨人如何与自己和解这一命题。
“经过了许多事,你是不是觉得累?”之所以这样问对方,是因为“这样的心情,我曾有过几回”。世上最难的事就是感同身受,人们都在自己的云彩下淋着雨。能体会别人的心情,多半是因为那样的心情自己也曾有过。何况,还是“有过几回”呢?那么,你所经历的都是些什么事呢?“我”根据自己的经历揣测,你要么是被人伤了心,要么是无人可了解。现在的你呀,我想一定是很疲惫的吧?身体的劳累固然令人疲惫,但灵魂的孤独才最令人伤悲。而沉重的伤悲就像枷锁一样,会让人灰暗消沉,更感疲惫。
伤心多多,无处诉说,这是提出问题。
人生的际遇就像酒一样,有的苦,有的烈。无论你认不认同这个比方,苦和烈的滋味,“你我早晚要体会”。人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尤其是有了那些伤心难过的经历,哪怕就说说“苦”这个字,也会觉得口中发苦,心头发酸。人类的心理暗示竟可以强到如此地步,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那伤口是不是还流着血呢?那眼角是不是还有泪呢?都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何况还是自我疗愈呢?流血身上痛,流泪心里痛。又是苦,又是痛,这样的滋味,还必须体会,谁也跑不掉。
际遇如酒,早晚体会,这是分析问题。
既然这酒的滋味必须体会,那就干脆主动拿来,喝上一杯。你让我陪你喝一杯,我也正有此意。那就干杯吧,朋友,过往烟云,皆随流水;那就干杯吧,朋友,往事如醉,落英纷飞。喝吧,今天的伤口想痛就痛,只是明天的眼里别再藏着昨天的苦涩;喝吧,今天的眼泪想流就流,只是明天的酒杯别再装着昨天的伤悲。来,与自己和解;来,跟往事干杯。
主动品尝,浇灌块垒,这是解决问题。
杯酒在手泪盈眶,沉思往事立斜阳,回首但觉秋鸿远,眉头紧皱,伤心轻藏。
《跟往事干杯》的歌词沧桑又豁达。这首歌既可以理解为“我”对“你”说,即同命相怜。也可以理解为“我”对自己说,即形影相吊。“酌此一杯酒,与君狂且歌。”“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我想跟同样喜欢这首歌的朋友们说:苦就苦吧,苦也得过;痛就痛吧,痛也得活。跟往事干杯吧,把心底的一行行热泪,唱成一首温柔的歌。
2022.4.6
前一篇:总有那么一首歌之《明月夜》
后一篇:质感生命涤我心之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