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谣之骑车子

标签:
情感 |
分类: 似水年华 |
骑车子就是骑单车,记得我是在八岁的时候,也就是我上一年级那年学会的骑车子。印象中骑的那辆车子不是“飞鸽”就是“红旗”。
因为个子矮,坐在车座子上根本踩不着地,危险系数太高,所以要先学“卡”以训练平衡感,什么叫“卡”呢?就是先两手扶住车把,然后矮着身子把右腿从左侧伸进单车横梁(那时候的车子都是有横梁的)的下方,右脚蹬在右脚蹬子上,接着右脚蹬动车子,在车子开始前行后左脚迅速蹬到左脚蹬子上,两脚一上一下卡着车子往前走。
等卡得比较稳了,就可以学“转圈”了。“转圈”其他动作要领和“卡”一样,只不过不是上下卡着走,而是可以两脚转着圈走了,这对平衡性的要求当然更高。“卡”着走时不用担心摔倒,就算摔倒了因为两脚基本上保持在与地面平行的位置,可以及时落下来撑住自己。但“转圈”就不行了,因为很可能是在两只脚与地面垂直时摔倒的,两脚不容易落下来,结果很可能就是人仰马翻,而且因为是矮着身子类似于骑马的镫里藏身式那样半个身子在车子的一边骑,所以很可能在倒地时再被车子砸一下。我就被车子砸过很多次。本来摔一下就挺疼的,再砸一下,就更疼了。更悲催的是因为经常摔倒,车链子常常掉,还得用手一点点儿上车链子。车链子上都是废机油,链子上好了,手也黑了。不光黑,还臭。
印象中我光练卡着走就练了一个来月,转圈走又练了一个来月。当我刚会卡着走时,大部分小伙伴儿就已经会转圈了,可能是因为我比较笨,也可能是因为我起步比较晚。我当时特别羡慕那些能够转圈骑车子的孩子,感觉他们一个赛一个的帅。
我反而不羡慕那些骑在车座子上的大人。人就是这么有意思,只羡慕比自己强一点儿的人,比自己强太多的,就选择无视他们。反正没有什么可比性嘛。
转圈当然比卡着要快,有时大家相约一起骑车子去某某地儿玩儿,如果你是旁边的一名路人,就会看到四五个孩子从你身边半矮着身子两脚转圈从你身边轻盈地驶过,后面一个同样矮着身子呼哧呼哧两脚上下把车子卡得“咔咔”响的孩子紧追不舍。一边追一边喊:“你们等等我呀。”不错,那个只会上下卡着往前骑的傻乎乎的男孩子,就是我。
后来终于学会了转圈,可以跟小伙伴儿们并驾齐驱了,可以去看更大的世界了,我们把村里村外骑了个遍觉得不过瘾,于是有一天吃过午饭后我提议去更远的地方玩儿,比如城里。是的,我们真地就这么矮着身子两脚转着圈骑到了城里。城里距离我们村儿有二十多里地,当时虽然有公路,但那公路年久失修,早已如菠萝皮一般崎岖不平。我忘了我们骑了多久了,反正不会低于一个小时。我们都累坏了,到了城里的入城口处就再也骑不动了。把车子扔一边,都在那儿低头叉着腰呼呼喘粗气。这时一个大一点儿的男孩子说:“当时谁提的这个鬼建议呀?累死了,还一点儿也不好玩儿。”人们就都看我。我不好意思地摸着头但是用特别兴奋的语调说:“这样吧,咱们骑到咱们村儿村边的土窑那儿打土仗吧。”一说打土仗,大家都精神起来了,相互鼓励着往回骑,骑到土窑那里时太阳已偏西了。
放下车子,一分好拨儿,我们就疯跑着去占领土窑的制高点。
不一会儿,每个人的衣服里,鼻子里,耳朵里就都灌满了土。一开始还能看清谁是敌谁是友,后来在漫天的黄土中就分不出敌友了,也懒得分了,只顾埋头抓土,见人就洒。大家一边洒一边笑。咧嘴笑得厉害的往往下一秒钟就会被洒一嘴土,太投入了,投入得一个个都汗流满面,不过很快汗水便和脸上的土混合成了泥石流。每个人都成了满脸花,每个人都成了小土鬼儿。太阳越来越低了,天越来越黑了,大伙儿怕回去太晚挨打,这才宣布停战。
回到家的时候,我虽然已经努力把身上的土弄干净了,但衣服上头发丝里脖子上脸上还都是黄土的痕迹,娘大笑着说:“我的儿,你这是去哪里打滚了呀?”
后来,我平衡性练出来了,个子也高一些了,就可以把屁股放在车座子上抬头挺胸骑车子了。于是就约着小伙伴儿们到这个村儿骑一圈,到那个村儿骑一圈,到地里骑一圈,到城里骑一圈。真是“一车在手,天下我有”。
那次我穿着娘刚给我买的一双黄色的以铜环做扣门儿的新鞋子和几个哥们儿骑着车子从地里回来,碰到一只黄不溜秋的细狗冲我叫嚣。停一下,各位,我之所以能把这双鞋子的特征记得这么清楚,就是拜这条细狗所赐。我停下车子,冲它嚷道:“狗东西,叫什么叫?”没想到我一嚷,它叫得更凶了,好像我欠它钱不还的样子,我当然不怕它,我可是能坐在车座子上骑车子的男人,我用右脚踢了那狗一下,然后骑上车子就跑,没想到那狗十分凶恶,几步追上来照着我刚才踢它的右脚就是一口,我被干净利落地咬落尘埃。新鞋子被咬透了,血一下子涌了出来。当时正在闹疯狗。一个有点儿缺德的哥们儿同情地看着我说:“听说得了狂犬病的人,慢慢就会做出狗才会做出的动作。”我本来就吓坏了,听他这么一说,立马哭了起来。
回到家,爹娘知道了情况,赶紧把当医生的姑父请了来,但姑父的诊所没有狂犬疫苗。没办法,只能去城里买。爹和娘让两个姐姐照顾着我,骑上车子就奔了城里。天越来越黑了,路又不好走。娘因为一开始太心急骑得太快,后半程就骑不动了,爹就把一根绳子拴在娘的车把上带着她走。我只知道这么多,都是爹娘回来后跟我说的。现在想来,那时去城里的路上没有路灯,我的爹娘是怎么一步步骑到城里,又是怎么一步步骑回来的呢?他们在路上想了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呢?
等两个人带着疫苗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很晚了。姑父给我打了疫苗,看我没啥症状,爹娘和两个姐姐这才放下心来。
从那以后,我就成了一个怕狗的人。也是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吆喝着伙伴儿们到处骑车子野了。
后来,车子不再是我玩耍用的工具。我会骑着车子跟两个姐姐去摘棉花,用车子把一大包棉花架在后座上驮回家;我会骑着车子去商店里给家里买东西,把东西放在车篓里带回家;我会骑着车子去上初中;骑着车子去城里参加中考;骑着车子和我的两个姐姐、堂哥去村边的公路接回老家探亲的 四叔一家三口;骑着车子去上班;骑着车子带大女儿去买年货;骑着车子送二女儿上幼儿园……
现在的车子基本上都没横梁了,几乎没有人再像我小时候那样卡着骑和转圈骑,现在的孩子可以直接骑上父母给买的适合他们身高的车子,不过也正因如此,他们也一定没了那种从半矮着身子到终于可以骑在车座子上的幸福。
那是一种跨越般的幸福。
20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