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望2014

(2018-12-18 19:24:43)
标签:

情感

分类: 似水年华

回望2014

这一年的316日,我们从租住的房子搬到了新居。

13年到衡中工作,于是就把武邑校内外的房子都卖了,到衡水后先租房住。租的是六层小高层的四层的一个两室一厅,每天都要爬楼。没有抽油烟机,做饭时只能把窗户都打开。太阳能经常坏,我有时找师傅修,有时就自己爬到楼顶去修。那些在房顶上晒着烈日修太阳能的日子,让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租处没有网线,我们也没安网,电视也不怎么看。有时间就讨论课该怎么备,学生该怎么管。或者讨论孩子该怎么管。女儿张朴卿已经读二年级了,经常丢三落四的。13年夏天我们买了一套137平的现房,十五层。13年衡水的房子还不算太贵,但比武邑是贵多了。然后一点点儿装修,为何说一点点儿,因为买完房子就基本上没钱了,只能发了工资就装一点儿。等14315日暖气停了,就搬了过去。我们购置了书橱,把我的书都摆进去。女儿想学钢琴,我们给她买了一架,放在了她的独立卧室里。

我们在衡水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家。

这一年,我们和三家人成为了朋友。和朴卿同龄的璇璇家和辰轩家以及比朴卿小一岁的晨晨家。为什么要把这件事列为2014年的大事,因为有了这些朋友,我们才在这个小区有了串门的人家。要想快乐与丰富,就要门户开放。哪怕为了孩子不孤单,也应如此。我们几家人因孩子结缘,处得很好。而且这几个孩子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思想品质都非常好。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有这几个优秀的小伙伴儿,我感觉自家女儿也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还记得璇璇爸爸因找女儿第一次到我租的房子里的情景。当时李老师晚饭已经做好,热情地招呼他一起吃饭。刘哥(璇爸)很大方地坐了下来,跟我喝了两杯。我俩儿第一次在一块儿吃饭几乎就成了好朋友。缘分,真的是一种神奇的东西。

这一年,我又上了一堂面向全国教育界同仁的公开课。

14510日由中国教育报刊社与河北衡水中学合办的“第六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河北衡水中学德育工作现场观摩会”在衡中举行。我代表学校与另两位外省老师在学校最大的会场莘元馆同课异构曹禺先生的经典著作《雷雨》片段。其中一位老师就是全国名师韩军老师。莘元馆比13年上《燕歌行》一课的求真馆大三倍有余,依然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燕歌行》一课我试讲了13次,这次的《雷雨》片段我试讲了7次。《燕歌行》我主要讲的是对比手法和诵读技巧,《雷雨》片段我则重点分析了语气词的丰富内涵。有了《燕歌行》的授课经历,这堂课我更为放松,哪怕面对着下面黑压压的人群和不停闪烁的相机。

这一年,我成功跟上高三。

13年夏天到14年夏天我在高二任教。上学年考过一次第二,但从未考过第一。我跟自己说无论如何这一年要在衡中考一次第一。哪怕就一次呢。可一直到下学期快结束了,我还是没达成目标。我不甘心,每天都利用课前进行提问,精心设计提问内容。每个晚新闻都去辅导学生,一个个找,一个个督促。我为什么这样执着于第一名呢?因为衡中高手如云,我要顺利地跟上高三,而且我有一个小小的野心,我要带实验班。第一名可以为我达成这个目标增加砝码。李老师很幸运地13年就到高三任课,14年夏天已经带毕业班结束,顺利成为老教师,这在无形中也给了我不小的压力。在原来学校我已带过四届高三,在衡中,却还没有过。我一直认为没带过高三的老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高中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我考了系列第一。并在学期评优中被评为优秀。146月初,学校举行聘任会,我填了高三,并如愿以偿,而且真的让我带实验班。与我搭档的便是聘我到衡中的玉滨老师。

我也是在衡中带毕业班而且是实验班的人了!

衡中实验班的孩子果然厉害,他们的数学和物理动辄考满分,英语140多分是平平常常。这些孩子的眼睛中好像都闪着神光。我深知这些孩子的厉害,他们可是考清华北大,考省状元的真正的天之骄子。我埋头苦读,提升自己。精研课堂,站稳讲台。也是教实验班的经历,让我深刻领悟到教学相长这个成语的含义。

这一年,有很多的第一次。

这一年春天,我代表高二年级上了一堂面向全校班主任的公开班会。主题是“生命如水洒天河”。那是我第一次在衡中全体班主任面前上班会课。我讲《燕歌行》的视频被传到了土豆网,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自己在网络上的某个视频平台出现。

这一年五月初,我作为调入教师代表参加了调入教师座谈会。那是我第一次在衡中全体干部参加的大会上作为代表发言。我分享了自己13年春到14年春的收获与感悟。坐我对面的就是当时的衡中校长张文茂校长。他和蔼地看着我,让我倍感亲切。倍受鼓舞。我还记得当时我上身穿的是一件白色的半袖衫,就是我讲《雷雨》片段时穿的那件。

这一年六月份,我应办公室邀请,担任高三开学典礼各地贺信的宣读者。清华、北大、人大等名校的贺信一读就是半个小时。那是我第一次在一个年级全体学生面前发言。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各大名校对衡中的认可与看重。看着满场身穿衡中校服的孩子们那青春勃发热情洋溢的面孔,真是幸福极了。

这一年秋天我参加了教务处组织的教师节的一个四人组成的诗朗诵节目。这是我第一次在衡中全体教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朗诵水平。虽然我只是其中的四分之一,但是我能做到不看一眼朗诵稿,全程背诵下来。我真的在用心证明自己。

这一年冬天,应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信老师(就是衡中最有名的学子回忆录《那些花儿》的主编)邀请,我主持了学校的生命成长论坛。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主持学校的大型活动。我不看串词稿,很多地方都是即兴发挥。效果却很好。走在路上,会听到有的老师说:“哎,那就是那个主持人!”

与此同时,我频频更新的书香博客被评为了年度十佳书香博客。那是我第一次因写作被学校认可。继品《西游》和《水浒》系列后,我又开了“谈人说鬼话《聊斋》系列”。我为高二语文组每位老师写的“人物速写”系列更是得到了全校老师的关注。在这里对那一年任我调侃的语文组兄弟姐妹们表示感谢。

这些事有的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对我而言,却都是一次次历练与认可。

世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用心去做,也许别人不一定能感受的到,但起码是对自己的一份交代。不求人人承认,惟愿无愧我心。而且时间久了,大家自然能看到你的态度。记得那次主持完生命成长论坛,一位仅限于点头之交的政治学科老师给我发信息说:“主持得很好,穿针引线,亦庄亦谐,向你学习。”还有一位当时根本没见过面的老师在我的书香博客一篇文章下留言说:“看到你的品《西游》系列,我觉得自己该去好好重读一下这部经典了。”

11月中旬,我把在老家的父母接到衡水一起过冬,大家聊着这一年的点点滴滴,都感慨颇多。

从武邑到衡水,从租房子住到拥有自己的房子,从带高二到带高三,从籍籍无名到一点点儿刷自己的存在感。每一步,我都走得踏实而坚定。

诗人郭小川说:“但愿每次回首,都不会对生活有所负疚。”

2014年,回首望去,我没有负疚,只有满满的收获与幸福。

                                                                                  2018.12.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