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双减”之下的后进生转化小策略冯继春
(2022-03-30 20:48:59)分类: 论文、读书随笔、心得 |
互动交流
静待花开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
“双减”政策已正式全面落地,“双减”政策的初衷是减轻学生的学业重担,“双减”的目标是要减量提质,但我们发现一部分自律性较差的学生,表现的更加散漫自由。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落实政策的同时,更要关注后进生的情况。如何更科学地施行“个性化教育”,我觉得应该是每一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重点。一年来,我做了一下尝试。
一、转变观念。
首先,我将“后进生”定义为“后来进步”之意。其实,我们眼中的“后进生”只是在接受知识方面有点慢或他们品德行为方面还需要再提高,而无论是学业或人生到底会发展的如何,我们不能急着给他们下定论,毕竟人的一生很长,所有的一切也都在变化之中。所以,我认为作为老师如何看待后进生的这个定义很重要,转变观念是转化后进生的第一步,这也决定了我们会怎么对待这些孩子。因为观念的转变可以让我们老师从多个角度看待后进生,如:首先想到的不是他成绩不好,他这辈子就完了,而是想到他只是学习方面暂时表现不太好,人生观塑造方面还有待完善,我们才能以一颗包容的心去看待后进生。毕竟360行,行行出状元,他的未来也同样精彩。
二、找闪光点
“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心理学家伯利纳就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后进生虽然在有的方面表现较差,但每个人都有闪光点。所以我们要善于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光作为老师要发现他的闪光点,还要让全班同学发现他的闪光点,让全班同学都喜欢他。
说起来,我还得感谢同事们呢。我们班上有这样一位同学,看着斯斯文文,但情绪一上来就特别暴躁,成天喜欢在地上或躺或趴,别提让他学习,课堂上他有时也会大喊大叫,故意砸别人,在班里闯祸,班外闯祸,真让人爱不起来。所以我经常跟同事们抱怨,同事们就给我提了不少建议,其中一条就是找他的优点。于是,我硬逼着自己有耐心地对待他,观察他,带着全班孩子一起找他的优点,刚开始大家特别抵触,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同学们一致认为这位同学热心、爱帮助人、平时能积极为班级付出、懂得照顾别人......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句的夸奖声中,奇迹发生了,原来油盐不进的他表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身上有这么多的优点,看到他的样子,我知道,其实孩子的内心是渴望被认可的,于是,我结合他最大的优点——正直善良热心,当选他为班上纪律班长,同时教他如何处理班级冲突,教他如何从别人角度思考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发现,这个孩子现在在控制情绪上进步很大,各学科成绩也都有了进步。其实我相信,每个班都会有好几个这样的后进生,他们虽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因为自身的某些优点依然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他们都在努力提高着自己,努力证明着自己,他们的眼里也有光,心中也有梦。
三、张扬个性。
对于以上后进生的进步,作为孩子身边的老师,我们还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适时引导、鼓励、夸赞,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张扬他们的个性,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进取信心,为搞好学习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静待花开。
总之,如何转化后进生对一个班级来说非常重要,他影响着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经过这一年来的努力,我发现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耐心启发教导,精心培养,我们的善意和爱是能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作为老师,我们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和要有“静待花开”的毅力。